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研课题中学课题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正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03-14 17:51:1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中学课题研究   阅读:8162

导读:(一)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1、在上学期学习“诱思探究论”的基础上,结合衡中、洋思中学的经验,积极开展“诱思探究”说课活动,把说课与集体备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⑴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为了加快“诱思探究教学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让全体教师了解并掌握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做到人人会说、会备、会上、会评“诱思探究课”,使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快熟悉全册教材,结合诱思探究教学论,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新郑市中小学“诱思探究”暨新课改教材说课活动方案》和《新郑市中小学“诱思探究”暨新课改教材说课要求》,提高认识,增强教师参与说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⑵ 加强校、区活动的开展。借鉴调节教学说课的活动经验,把说课与集体备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我校按照低、中、高年级参加教学区开展的形式多样的说课活动,要做到教师人人参与,人人获益,人人提高;达到“人人都说课,课课有人说,课课出精品”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做到每人准备公开课、优质课和说课各一节,每人每学期交六篇说课稿的要求。⑶学校成立领导组,加强领导,加大考评力度。由教导主任负责此项工作。校长和领导组成员深入到班级中,实地参加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标签:研究性课题,课题阶段性总结,http://www.xxk123.com
(一)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 1在上学期学习“诱思探究论”的基础上,结合衡中、洋思中学的经验,积极开展“诱思探究”说课活动,把说课与集体备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⑴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为了加快“诱思探究教学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让全体教师了解并掌握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做到人人会说、会备、会上、会评“诱思探究课”,使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快熟悉全册教材,结合诱思探究教学论,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新郑市中小学“诱思探究”暨新课改教材说课活动方案》和《新郑市中小学“诱思探究”暨新课改教材说课要求》,提高认识,增强教师参与说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⑵ 加强校、区活动的开展。借鉴调节教学说课的活动经验,把说课与集体备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我校按照低、中、高年级参加教学区开展的形式多样的说课活动,要做到教师人人参与,人人获益,人人提高;达到“人人都说课,课课有人说,课课出精品”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做到每人准备公开课、优质课和说课各一节,每人每学期交六篇说课稿的要求。  ⑶学校成立领导组,加强领导,加大考评力度。由教导主任负责此项工作。校长和领导组成员深入到班级中,实地参加说课活动,注重过程,狠抓落实,抓出成效。 2、抓好“上、听、评”活动。在深入推进诱思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我校以《关于对〈新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基本标准〉的补充意见》及《新郑市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修订稿)》为基础,加强学习,并进行理论测试,使每位教师真正领会精神,掌握内涵,灵活运用。 3、  我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郑市中小学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意见》,提高认识,增强广大教师自觉参与集体备课的自觉性。在上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制订集体备课实施方案,考评方案,使此项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4、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随着我市一至三年级学生新教材的使用,课程改革已经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实在在不容回避的课题。面对课改这一教育新形势,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希望尝试走一条课改与教师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路子。 (1)、成立新课程改革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杨明伦    副组长:崔红俊    组  员: 袁爱菊   杨绍果   范万绪   李莲香   杨美枝 时改平     领导小组反复研究,制订实施的计划、方案,并对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和督促。 (2)——、教师的前期培训和自我钻研     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体局组织的各种培训,聘请有关专家作报告,改变教师观念,鼓励大家认真学习,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教师在领取课本后,通过反复的阅读,熟悉教材,遂步摸清编者意图,确定教学方法。     ②教师利用开学后一个月的课堂教学实践,逐步摸索、调整教授新教材的恰当方法。     ③购买一批有关的参考书,供教师使用,作为他们教学的参考资料。 (3)、加强校本教研,深化计划实施    ①督促教师积极参加南区集体备课、集体研究,    ②做好相互的学习交流 。    大力开展校内、外,备课组内、外的相互听课、评课活动,互相交流心得,取长补短,逐步提高新教材的教学水平。每位老师都要于备课组内上公开课,大家互相听课、评课。每个备课组至少拿出一个课例(有教学设计、课后总结)于校内交流。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0节。 ③、每学期校本教研6次,公开课1—2次,集体评选1次优质课。 (4)、运用多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①实行小组学习    当前的小班额能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动手、动口的机会,实行小组活动,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的多方面能力。此外,各学科还成立了兴趣小组,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拓展他们的视野,鼓励他们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学会用学科知识解释甚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校将不定期组织展出各学科学生作品,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促进的目的。    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如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显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师及多媒体教学优势下,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编排远程教育活课程表,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并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新科技实现有机地结合。 (5)、改革评价机制    改变过去只重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的弊端,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一、二、三年级每一位学生建立建立一个成长袋,将他们平时的调查、研究、手工制作、手抄报等存放进去,从而得出学生发展的一个完整过程。最后根据学生的态度、参与程度、作品质量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客观的评价。 (6)、重视教学的反馈    ①学生及家长意见的反馈    期中段考后将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并向学生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征询对实验教材本身及实施的意见及建议。    ②教学效果反思   抽考,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对新教材实施一个学期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初步整理出新教材的实施经验。每人交一份抽考,期中、期末考试反思总结。 (7)、做好总结    ①做好阶段总结 .    十一月,对新教材的实施作初步评价。对评价作出总结后,对前一段的教学提出改进和提高的意见。每位教师交一份教学设计及一份总结或分析。    ②做好学期总结    期末结束前20天,每位教师交一份优秀课例研究教学设计及一篇教学论文、一篇教学心得体会体会、一篇教学反思。   具体时间安排: 八、九月: 1、健全组织,动员发动。 2、一至三年级教师外出参加新课程培训。 3、聘请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新课标讲座。 4、课堂调研,随堂听课。 5、布置理论学习任务。 6、一至三年级教师研讨——课改与研究性学习。 7、印发教育信息。 十、十一月: 1、三年级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回校上示范课,教师评课研讨。 2、组织观看优质课。 3、以“课改”为重心进行市级课题申报。 4、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课堂比武。 5、印发教育信息。 十二月: 1、第二次课堂听课调研。 2、理论学习交流“读理论书籍谈专业发展”。 3、专题总结。 4、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二)、校本研修工作常抓不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中学课题研究研究性课题,课题阶段性总结教研课题 - 中学课题研究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