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着就是一个责任如山的老汉。(师板书)让我们一起读:“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拥戴的老汉。他像一座山。”
师:洪水迅速窜上来,放肆的添着人们的腰,在这危机的关头,老汉对同一个人却作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动作。(出示大屏幕)
同学们读一读这几个句子,揣摩一下是哪两个动作。
学生自读,思考
师:谁找到了,是哪两种相反的动作?
生:“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师:老师打断一下,是哪两个相反的动作?
生:把他揪了出来,后来有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对啊,就是一“推”一“揪”,这两个相反的动作啊。(师板书)
为什么老汉会做出这两个相反的动作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揪”字。
指两生读“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此刻老汉可是冲上前揪出小伙子吼道啊!
再指生读
师:多凶的老汉啊!其实还有很多词语都能表现“揪”这个动作,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拽
生:拉
生:抓
师:这些词语都能表现“揪”这个动作,现在就把你想到的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比较一下用那个词更好。
学生反复读句子体会。
师:你认为哪个词更好?
生:用“揪”更好,因为它表现的程度更深一些。
师:什么程度?
生:老汉生气的程度。
师:是啊!一个“揪”字让我们看到老汉当时非常的生气。
生:我觉得应该用“揪”,可以体现当时的气氛,因为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
师:再想想,“揪”这个动作和其它动作相比在速度上,你体会到什么?
生:更能体会出老汉速度很快,动作很凶。
师:老汉的速度快你又体会到什么呢?
生:老汉动作灵敏。
师:也就是说,动作这么快,老汉当时有没有犹豫啊?
生:没有。
师:没有犹豫,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态度的(生:坚定)
一个“揪”字让我们看到了老汉的着急和他那坚定的态度,现在就让我们把“揪”字再放回句子中读一读。
男女生配合读。
师:这一“揪”可是把小伙子从哪里揪到了哪里?
生:从队伍里揪到了老汉的身边。
师:也就是说从队伍里揪到了队伍最后边,揪到最后边说明什么?
生:他是党员要为人民服务,应排到最后面。
师:可是,面对这样的洪水,排到后边可能就(生:有死的危险)。
那个被老汉揪到最后边的小伙子,后来却又被他推上了木桥。
当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时,他——生读: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情况紧急,容不得老汉多想啊,他——生读 :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死亡就在眼前,容不得老汉多想啊,他——生读 :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为什么老汉为这一个人却做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动作呢?
同学们,看到文章的结尾顷刻间我们就会明白的,
(配乐、插图)师范读
大屏幕出示: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儿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