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教师:同学们通过对多个比例的计算,发现它们都有这个规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这个规律吗? 指导学生归纳后,教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也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请同学们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一下,0.4∶25和1.2∶75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0.4×75=25×1.2,所以0.4∶25和1.2∶75能组成比例. 指导学生完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讨论完成练习一第1题,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比 由两个数组成,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例 由两个比组成的等式,表示四个数间成比例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2、3题,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小结后教师总结)上一页 [1] [2]
六年级数学教案 - 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 课题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标签:学前班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http://www.xxk123.com
教师:同学们通过对多个比例的计算,发现它们都有这个规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这个规律吗?
指导学生归纳后,教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也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请同学们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一下,0.4∶25和1.2∶75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0.4×75=25×1.2,所以0.4∶25和1.2∶75能组成比例.
指导学生完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讨论完成练习一第1题,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比 由两个数组成,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例 由两个比组成的等式,表示四个数间成比例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2、3题,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小结后教师总结)
上一页 [1] [2]
Tag:小学数学教案,学前班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案设计 - 小学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