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某中学一位班主任在校门口偶然碰上本班一位未请假准备回家的学生:
班主任:(吆喝)嗨,你过来!
学生: (不快地)干吗?
班主任:(责问)你上哪儿去?
学生: (不耐烦地)回家,家里有事。
班主任:(生气地)你请假了吗?
学生: (抵触、不满地)没见到您。
班主任:(恼怒地)你瞧你这态度,还倒有理了。
学生: (委屈地)我怎么了?
简评:显然,这位班主任生硬地批评引起了学生的抵触和不满。在师生你来我往的问答中,冲突的^***味越来越浓。倘若这位班主任不采用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责问方式,而是从关心的角度,以委婉的语气了解学生此时回家的原因,然后教育学生应当履行请假手续,师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冲突也许就不会发生。
[案例三] 一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数学老师在强调不同名数不同相加这一概念时,用反问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说:“一头牛和一匹马能相加吗?”一名学生脱口而出:“等于两头牲畜。”教师勃然大怒,他喝令这名学生站起来,厉声训斥道:“你妈和你爸相加能等于两头动物吗?”学生愤然坐下,全班同学一片哗然。
简评:“不同名数不可相加”是个定律,通常学生会说“不可相加”,但这个学生别出心裁,另用一个类名,把两个不同的名称,统合起来,应该说,也有他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应就这一点予以鼓励。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受到尊重和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青少年学生尤其这样。他们单纯、热情、积极向上,如果得到师长的尊重、信赖与鼓励,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如果对他们不尊重、信赖,而是歧视、侮辱、压制,那么,其后果不堪设想。
论中小学师生冲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Tag: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理念,班级管理论文,教学资料 - 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