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职位互换。 等到下一次小组再值周时必须对原职务进行调换,从而有利于每个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机会均等的原则。
5、对小组值周班委的评定。学期结束时,原班委的评委和顾问们要对每个小组值周班委进行评定和打分,将此分记入每个人的德育量化考核中。通过对每个人工作的评定,可以督促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管理工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中有一个追求完美工作业 绩的尺度。
试行班干部轮岗制"四法"
一、定期轮岗。每次换届都要保证1/2以上的新成员;在岗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也可是一个学期;每个干部的具体在岗时间由全班同学在评价的基础上,投票决定。
二、竞争上岗。即根据"自愿、民主"的原则,通过竞选产生;竞争的主要形式是发表竞选演讲,向全班同学就治班方略、个人特长和自身修养等作出介绍和承诺,接受同学们的挑选和监督。
三、老师导岗。干部轮岗,班内事务主要由当选干部自己思考、自己筹划、自己解决,但离不开教师的因势利导。教师应该站在他们前面引导他们,站在他们旁边辅导他们,站在他们后面督导他们,使干部轮岗制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同学评岗。班级每学期组织两次评岗活动,期中初评,期末总评。评价方法采取代表发言和学生座谈两种形式进行,如实评价优缺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结论。评价意见登记在《班干部岗位评价表》上,作为新学期换届竞选的参考。
班干部轮流制怎样避免形式化
"班干部轮流制"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但若操作不好,很容易流于形式,甚至给班级工作的开展造成困难。怎样避免"班干部轮流制"的形式化倾向呢?
一、精心组织班队干部的"民主选举"和"民主评议"
选举前,应加强民主选干的意义、班队干部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宣传,使全体学生都认识到民主选举是一场公平的竞争,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好某项工作,能胜任某一职位,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唤醒他们的参政意识,并端正他们的"官念";选举时,要让竞争者登台发表竞选演说,回答同学质询,并采用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民主选举;任职期满,要利用班队活动和晨会时间组织小干部述职,向同学们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并让学生对他们的工作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以纠正班主任对小干部以偏概全的认识,减小对小干部的偏爱,使小干部自觉接受同学的监督,养成为同学、为集体服务的观念,不断增强班队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注意小干部队伍的性别比例和类型比例
根据岗位配备干部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男女比例和类型比例,努力克服目前小学阶段任用小干部"重女轻男"、"重智育轻它育"的倾向,应大幅度启用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学生,尤其是男学生担任小干部,尽量减少小干部"女强男弱"、"智强它弱"的现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更好地适应班队工作的多样性。
三、适当保留小干部骨干
班队管理有它自身的规律,小干部工作同样也是一门学问,所以,即便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新当选的班队干部也未必能顺利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因此,进行干部轮换时,可以通过连选连任的方式,适当保留原有小干部中的1/4至1/3继任新的职务,以便于新老衔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
四、关注"弱生"
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受锻炼的基本权利,关注"弱生"是尊重学生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指标,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弱生"尝试担任一定的职务,使他们在为同学服务时克服弱点,拥有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对于顽皮的学生,可以选那些明是非、讲道理、有能力的担任班队干部,并通过工作加压、角色期待,使他们实现自我完善,不断取得进步,进而影响和教育一批学生。
五、加强对班队干部的培养
班队干部岗位是学生学习服务、学习民主、培养能力的课堂,而不是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的一批能做杂事的"小助手"。实际工作中,有些班主任很少考虑对小干部的培养,甚至将他们置于同学的对立面,如检查纪律、监视学习。这会给小干部的自身成长带来较多的问题。因此,班主任应坚持班队干部使用和培养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他们的培养,通过开办班队干部学校、跟踪辅导、以老帮新、活动示范等方式,培训小干部的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少先队基本知识、责任感等,同时注意扶放结合,随年级升高而渐渐放手,逐步培养他们工作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管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