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署名
题目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示文责自负。
3.引论
这是一篇论文的前言。不同体例的论文,引论部分阐述的内容有所不同。如调查报告主要写明调查的目的、原因、意义等;实验报告则主要写明实验的缘由、目的,提出假说。
但不论何种体例、类型的论文,其引论部分都应该符合两个要求:
(1)交代清楚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2)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只要点明问题即行,不必多加铺叙。
引论部分在论文中可以冠以明确的标题,常用的如"问题的提出"、"调查目的"、"引言"等,也可以不加标题,只在立论的前面写上一段话。一般说来,规范的研究报告通常都冠以标题。
4.主论
这是一篇论文的主体。在主体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运用丰富的材料,展开充分、严密的论述,证实或****某一观点。
不同体例的论文,对主论部分的格式要求也有所不同。运用文献资料为主进行研究的论文,一般都将主论部分分成若干部分,或加以标题,或标以"一"、"二"、"三"等,逐层展开论述。而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测量报告等规范性要求较高的论文,则将主论分成以下三个部分。
(1)研究方法。即写清楚研究对象的情况。如调查或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取样方式、样本容量、控制条件、调查项目或实验因素、研究结果的检验方式、操作步骤等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即把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出来,或用图、表,或用文字描述。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推理,展开合乎逻辑的论证。
(3)讨论。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还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如对研究结果的理论分析,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研究成果的可*程度与适用范围等等作进一步阐述。
5.结论
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简要归纳所获得的成果或观点,也可以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向。在调查报告中,这一部分应着重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6.引文或参考文献
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前进和发展的,教育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广泛地阅读文献资料,参考已有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和突破。但是,也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凡是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研究成果,都必须加以说明,注明出处。
引文加注的方法有许多种,在论文中使用最普遍的主要是下述三种:
(1)夹注。即在引文后直接加注说明出处。
(2)脚注。又称页注,即在本页下方注明该页中所用引文的出处。
(3)尾注。即在全文末尾加注本文中曾使用的引文的出版。
在采用脚注或尾注时,应按引文出现顺序标明数码,即在引文右上角用小圆圈和阿拉伯数字标注。
引文注释的内容应包括作者姓名、书刊名称、文献篇名、卷数、册数或期数、页码(期刊可不注明页码)、出版单位和时间等。
引文加注时需要注意下述几点:
①正文中出现的引文注码序号应与脚住或尾注的序号相一致。
②采用夹注时,先后两条引文出处相同时,可注"同上"或 "同上书第X页"。采用脚往和尾注时,出处相同的引文可放在一起。
③引文系外文资料时,注释中的书名、篇名等可以用原文,也可以用译文。但如用的是译文,则还需注明译者姓名,及译文刊载的书刊名称、期数或卷数、出版年月等。
④引文注释不但可以注明材料出处,也可以对所引用的材料加以解释或说明。还可以用加注的形式对正文中的某个观点做进一步阐述。但这种解释或阐述,都必须言简意赅,不宜在引文注释中展开过多的论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