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如果我们想把孩子教育好,让他们学到真正的学问,必须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呢?
    一、营造阅读氛围
    有專家认为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是热爱阅读的人,应该以身作则,在情感和行为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多读,多体会,多沟通,多思考,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我们在空闲时,要阅读,善于积累。还应把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只有厚积才能簿发。
    (1)榜样的力量:父母是孩子们最贴近的老师,家长的举动莫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借书,读书。我在中国就有这样一个家长,她在假期与孩子一起借了50本书,孩子不喜欢看的书,她先看,然后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不露痕迹地提出问题,吸引孩子去看,进而引导孩子读他不愿意看的书,让孩子与书交朋友,而不是与电视,游戏机交朋友!我真心地希望我们的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孩子们的表率与楷模,营造阅读的氛围。
    (2)我们除了榜样影响,还要做好好书的推荐工作。我们要了解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书?孩子已经读过哪些书?孩子又对哪些书感兴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读哪些书才有帮助?思考了这些,我们才与孩子有共同的语言,指导和帮助我们的孩子。我们应帮助孩子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低年级(绘本阅读);中年级(桥梁书阅读);高年级(文本阅读)。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激发和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
    (3)共读绽放喜悦!与儿共读,其乐融融。
    女儿今年5岁。作为老师,我深知热爱阅读的重要性;作为妈妈,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拥有双重身份的我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最好最持久的办法就是让她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与女儿共读,让她聆听封存在文字里的美妙声音。最初,我轻轻地拍着手掌诵读着:“红眼睛,白皮袄,小兔子,长得好;前脚短,后脚长,走起路来轻轻跳;爱清洁,不吵闹,青菜萝卜吃个饱。”也许是它的简单浅显,也许是它的文字韵律之美,女儿被深深的吸引了。她也拍着掌一句一句,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念。没用五分钟,她就把全部内容记住了,并一再要求我还编些儿歌来读,那个高涨的情景让我终生难忘。孩子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学习自然就有了积极性。“女儿真的很有进步,说话有条理,有语感,明是非,懂道理。”听到老公的评价,我相信长此以往的良性循环,将会使女儿的各种能力水道渠成。我更乐意陪她一起阅读,因为那是充满乐趣的时光!
    家庭也应营造阅读氛围,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孩子,提倡快乐阅读。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要依靠父母来诱发。父母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会在父母抑扬顿挫折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事实证明,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阅读的兴趣
    只有孩子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地培养孩子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1、巧用故事,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儿童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小狼灰灰》的故事,当我讲到鸡妈妈、猪妈妈和兔爸爸都不让他们的孩子和小狼灰灰玩,灰灰孤零零地躲在树后看小动物们玩游戏。小朋友们充满了同情之心。当我讲到夏天到了,动物们都欢天喜地地到海滨避暑,狼妈妈和小狼灰灰想到什么办法和其他的动物们一起坐船到海滨去呢?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交加,期待结局之际,我告诉学生,后面的可更精彩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当孩子们热烈地讨论故事地结局时,我便出示《小狼灰灰》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主动去阅读。这样让孩子们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我们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