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同伴互导
    摘  要: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同伴互导是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它具有如下特点:以教师为主体,以研究为基础,实质在于教师之间的合作,指向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同伴互导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模型是共同计划、课堂观察、跟进反馈三个环节构成的一个循环过程,其中课堂观察是核心环节,需要一些专门的技术支持。教师同伴互导的专业发展价值受诸多因素制约。教师同伴互导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教师;同伴互导;课堂观察;专业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提出,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校本教研并非是原有教研组活动的翻版,它要求赋予教研活动以新的内涵,新的形式。教师同伴互导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策略。更重要的是,教师同伴互导有助于突破学校中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绝,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新型的学校文化;而这种新型的学校文化又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文将对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同伴互导的原理与实施方式进行简单的梳理,期望能为教师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一、教师同伴互导的概念与特征
    同伴互导(peer coaching)产生于20世纪xx年代初期的美国,当时主要用于促进教师实施新的课程和教学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师同伴互导已成为众多国家所采用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Peer是指身份相当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伙伴关系,coaching是指集指导与被指导于一身,因此,教师同伴互导是指具有相当身份如职称、教龄、学科、地位的教师结成伙伴关系,在一起工作,通过共同阅读与讨论、示范教学、课例研究,特别是有系统的教室观察与反馈等方式,学习并彼此分享新的知识、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策略,教师同伴互导是一个“为教师所有”(of teachers)、“为教师所参与”(by teachers)及“为教师所享”(for teachers)的过程。其直接的意义在于促使教师掌握某种新的教学技术和策略,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同伴互导具有一种培育教师中的以合作和探究为核心特征的文化的潜力。这种文化既是专业特性的表现,也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教师同伴互导无论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还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同伴互导是以实践中的教师为主体的。与传统的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不同,教师同伴互导的一个基本理念——教师同伴是教师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必须也有能力成为教师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师同伴互导就是实践中的教师采用结对或组成学习小组,参与多种研究学习活动,通过相互支持获得专业发展。在形成方式上,教师的组合可以是同一学科教师的组合,也可以是不同学科教师的组合。前者类似于学校中传统的教研组设置,但与教研组相比,教师同伴互导不是那么正式,强制程度也不高;后者在实践中相对比较少见,但在中小学课程日益趋向综合之时,这种组合将会显现出巨大的价值。
    教师同伴互导的实质在于教师之间的合作。从字面上看,“指导”似乎在强调在教师组合中,不同教师的不同地位与作用,隐含着主次之分或地位上的差异。但“同伴”则强调了在组合中各方的平等地位。实际上,教师同伴互导的最主要的关注点不在于指导,而在于参与各方在地位平等基础上的相互支持,共同进步。教师同伴互导所强调的是参与者之间的^对`话,因而指导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使在单向的指导中,获益的也不只是被指导的一方,指导者也会因指导活动而得益。研究表明,通过教师同伴互导,许多参与者感到更为自信,不仅因为其同伴的支持性特征,而且因为其为同伴提供帮助与支持的能力。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同伴互导中的教师组合应当出于自愿,应基于教师之间自主的双向选择,任何强制性的措施都可能压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阻滞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消减教师同伴互导应有的价值。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