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校本教研—校本研究网络化的探索» 正文

—校本研究网络化的探索

[03-16 15:51:4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校本教研   阅读:8943

导读:    到目前为止,在e21网站的87个分网站和功能性服务栏目中,上述以服务学校教科研为目标的两大网站,其上传资源数、点击率、用户数等都分别位居第一、二名,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校本研究网络化的进展。    在全省各地区,特别是各地的中小学学校层面,是校本研究网络化应用的主体。我省各市州县(如恩施、黄石、宜昌、武穴等)都分别建立了本级校本研究网,或在教育信息网上开辟校本研究栏目,作为本地区校本研究的交流平台,发挥区域优势,创造了不同形式的应用模式。例如,黄石市西塞山区通过校园网,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与主题网站建设;武穴市通过组织博客优秀评选活动,推动叙事研究的深入;恩施自治州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组织校本(联片)教研活动,建立以乡镇中心小学为辐射点的教研网络,以课例(案例)研究为载体,组织观摩研讨录像课或远程教育示范课。为了促进学校校本研究的网络化,《校本研究网》为每所参加课题的学校,都开通了本校的学校网络园地,激励学校不断发布研究成果,你追我赶,最多的学校上传文章已超过了1000篇。此外,为了支

—校本研究网络化的探索,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到目前为止,在e21网站的87个分网站和功能性服务栏目中,上述以服务学校教科研为目标的两大网站,其上传资源数、点击率、用户数等都分别位居第一、二名,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校本研究网络化的进展。

    在全省各地区,特别是各地的中小学学校层面,是校本研究网络化应用的主体。我省各市州县(如恩施、黄石、宜昌、武穴等)都分别建立了本级校本研究网,或在教育信息网上开辟校本研究栏目,作为本地区校本研究的交流平台,发挥区域优势,创造了不同形式的应用模式。例如,黄石市西塞山区通过校园网,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与主题网站建设;武穴市通过组织博客优秀评选活动,推动叙事研究的深入;恩施自治州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组织校本(联片)教研活动,建立以乡镇中心小学为辐射点的教研网络,以课例(案例)研究为载体,组织观摩研讨录像课或远程教育示范课。为了促进学校校本研究的网络化,《校本研究网》为每所参加课题的学校,都开通了本校的学校网络园地,激励学校不断发布研究成果,你追我赶,最多的学校上传文章已超过了1000篇。此外,为了支持教育叙事研究的网络化,《校本研究网》已经链接的各地区博客网站群和校园博客网站群近50余个、数以千计的教师个人博客,再加上网站链接的教师个人网站和独立教师博客,构成了遍布全省的教师博客团队。

    参与校本研究课题协作的学校,多数也都在校园网中搭建了相应的校本研究平台,上下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开展研究。各校利用网络论坛,以及QQ、聊天室等即时通讯软件,参加UC教研群,特别是以教师博客实现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思想互联,把全校教师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案例研究、教学反思、心得交流、灵感记录等,在分享和交流中产生新的认识,形成教师共享的新的研修资源。许多教师还通过网络与專家远程互动,宜昌伍家岗实验小学一位教师,因在网络上写下了一篇课后感,有幸结识了全国语文名师支玉恒,竟引来支老师从“网上”走到“网下”,不远千里飞到宜昌,前往该校为全体语文老师上示范课,进行专业引领,成就了一段网络教研的佳话。

    以网络平台为依托,构建网上学习共同体,是校本研究网络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网上学习共同体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知识载体,让知识在学校里流动起来。这种知识一定是团队共享的,都感兴趣的,都有意义的。团队里的每个人成为这种知识流动的节点,通过团队成员的“^对`话”和“讨论”,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再造。鉴于校本研修必须以案例(课例)研究为载体,20xx年初,课题组在全省启动教学案例与课例研究项目的基础上,开发了四套模板,形成视频和文本形式的案例(课例)。采用模板开发的每一个教学案例(课例),都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校本研修专题网站,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在网上实现“以案例(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合作研修”,推动“网上教研”向“网上研修”的方向拓展。许多实验学校组织教师精心研制,完成了一批模板型的研修网站,上传到本校校园网,组织教师开展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开展案例(课例)研究活动。《校本研究网》也开辟专栏,以链接的方式初步形成了校本研修案例资源库的雏形,并准备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组织跨学校跨地区的校本合作研修。资源库将以教师专业能力以及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分类依据,整合到教育城域网(地网)和卫星电视网(天网),构建区域性的校本研修网络资源中心,支持校本研修的区域联动和城乡互动。

    我省校本研究网络化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况,没有形成常规化和制度化。在资源整合、力量整合,特别是平台建设方面,都亟待取得进一步的突破。此外,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没有形成区域整体推进的局面。我个人以为,今后的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努力:

    1、进一步明确校本研究网络化的重要性和指向性。依托网络开展校本研究是一个^新学生事物。我们认为,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推进校本研究,都必须坚持以校为本,这是毋庸置疑,也是不能动摇的。基于网络应用的校本研究,虽然打破了时空界限,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但它的基本宗旨,依然是为了促进本校发展和本校教师成长,仍然必须以解决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为主要对象。但是,我们必须把网络校本研究定位为“校本合作研究”。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共同经验和体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进而形成发展的团队,既是校本研究能够取得成效的关键,更是校本研究网络化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要充分发挥网络互动的优势,鼓励教师树立团队合作研修意识,特别要强调以教师团队合作为基础,开展网上合作研究。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共享智慧,共同进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