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班上力气最大的男生扳手腕时,我还是说——我能行!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口头禅——
不厌其烦——
2.给短文分成四段。
3.文章通过 、 两件事,反映了我能行。
仅供参考2.1-234-5-67
3.重点写两件事:(1)我不让父母送,独自去参加市作文比赛。
(2)我不让男生帮助,第一个爬上了山顶。
读读下面这篇文章,说说华佗哪些地方值得佩服?
联系自己的学习谈谈体会?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tuó)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疾病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要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了师,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一边专心伺候病人,一边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的情况。”因此,在三年里头,他懂得了不少的病源,如饥以渴地攻读起来。
暑去寒来,又是三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的,试试你们的本领。”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1. 查字典。
“竟”用音序查字法就查大写字母( )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竟”是( )结构的字。
“竟”字的三种解释,在下面句子中取哪种解释?请选择。
有志者事竟成。“竟”应取( )解释。
2. 用简洁的文字回答。
(1) 华佗学医是为了( )
(2) “华佗给师傅治病”这件事说明( )
(3) “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3.文章主要写了
。
4. 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用“√”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
(1)给师傅治病(2)师傅装病(3)华佗学医(4)神医华佗
仅供参考3.第一段(1):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
第二段(2~3):华佗如饥似渴地学医,看出了师傅没有得病。
第三段(4)华佗终于学到了一手好医术,下山给人冶病去了。
4.(1)解除病人的痛苦。(2)华佗精通医术。(3)只要有志气,事情终会成功。
第三课时
一、复习目标:
1、 复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言行反映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2、 用该方法复习第三单元课文。
3、课外阅读练习。
二、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P46的学习提示,说说可以看出铁人是一个关心群众生活,严格要求自己的好干部。
2、小组讨论分析第8 课中表现陈毅临危不惧的大无畏以及第9课焦裕禄与群众心贴心,忘我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崇高品质的言行。
3、课外阅读内容:
______ ______
彭德怀爷爷是老一辈革命家。19xx年,人在庐山受到错误的批判,回到北京不久,就住进了吴家花园。起初,组织上还准备给彭爷爷派护士、公务、但他不要。他说:“我没有病,要什么护士。要人这打扫卫生,料理生活,那真是岂有此理!”
从此,一切生活上的事,如扫地、补衣服,都是彭爷爷自己动手做。
冬天来到的时候,彭爷爷便打出他抗美援朝时穿过的旧棉衣,在廊檐下补起来。警卫员景希珍看他干活十分吃力,就对他说:“你眼花手笨,还是我来吧。”彭爷爷说:“你呀,未必有这两下子。”景希珍把旧棉衣接过来一看,哈,针脚整齐,横是横,竖是竖,补得就是不错。
在一个风得日丽的日子里,景希珍带着全家到院子里照相玩。他看见彭爷爷又在院子里补衣服——补那件伴随他在吴家花园里度过了整整七个寒冬的旧棉衣。景希珍走到他面前,故意逗趣地说:“这位老大爷,照个相吧!” 景希珍以为他不答应照相的,谁知彭爷爷抬起头笑哈哈地坐正了,说:“照吧!”在笑声中,景希珍终于给彭爷爷拍了一张“老人补棉衣服”的照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