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课题研究利用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正文

利用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课题研究   阅读:8372

导读: 在研究中,我们组的研究教师尽量在网上下载不少资料,使课堂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很好:例如学习《中华世纪坛》这篇短文时,学生由于没有感性认识,无法透彻理解“世纪坛”的方位和特点,我便利用网上资源,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习《群鸟学艺》这样的童话时,我也是利用课件把抽象的知识变具体,把远离我们生活的东西变得形象化,使学生学习语文犹如观看故事片、动画片一样轻松愉快…… 网上资源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它的生动性,形象性。它能具体逼真地将知识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从我们的语文学科讲,文章中精粹的语言,能使学生回味无穷,终生受益。惟妙惟肖的描述让学生产生一种美的陶冶,美的享受。而课件中声情并茂,七彩流动的画面,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效果更佳。课件中色彩斑斓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播放…… 使学生在课堂上好像沉浸在一种优美的旋律中,这样的课堂,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篇章的记忆。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学习效果会更好。 例如三年级课文《翠鸟》写的非常美,但由于同学们没有见到过这种鸟,对翠鸟的外形特征、捕鱼动作理解有

利用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标签: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http://www.xxk123.com

    在研究中,我们组的研究教师尽量在网上下载不少资料,使课堂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很好:例如学习《中华世纪坛》这篇短文时,学生由于没有感性认识,无法透彻理解“世纪坛”的方位和特点,我便利用网上资源,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习《群鸟学艺》这样的童话时,我也是利用课件把抽象的知识变具体,把远离我们生活的东西变得形象化,使学生学习语文犹如观看故事片、动画片一样轻松愉快……

    网上资源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它的生动性,形象性。它能具体逼真地将知识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从我们的语文学科讲,文章中精粹的语言,能使学生回味无穷,终生受益。惟妙惟肖的描述让学生产生一种美的陶冶,美的享受。而课件中声情并茂,七彩流动的画面,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效果更佳。课件中色彩斑斓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播放…… 使学生在课堂上好像沉浸在一种优美的旋律中,这样的课堂,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篇章的记忆。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学习效果会更好。

    例如三年级课文《翠鸟》写的非常美,但由于同学们没有见到过这种鸟,对翠鸟的外形特征、捕鱼动作理解有困难,但是利用了网上资源,难点便迎刃而解。邓崇香老师在上这一课时,很好的利用资源,学习效果很好。课件中优美的画面配以声情并茂的鸟鸣声,让学生身心融入文中描绘的动态美之中。这样能很好的突破教学难点。

(六)让学生参与策划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20xx年4月29日下午,我们学校五年级五个班300多名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分别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劳动恳谈会”。一来,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二来,完成北师大教材中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展示。其实,这次活动,从头至尾都是学生策划的。

    半个多月前,同学们学习了北师大语文教材“劳动”主题单元的课文。受课文启发,学生回家后就积极主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还收集大量的劳动图片等资料,做成了生动的演示文稿,而且还细致地调查家里一年的劳动成果,记录家长辛勤劳动的一天,邀请家长到学校为大家上劳动教育课。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准备了诗歌朗诵、舞蹈等节目,有的同学还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养的花,还有同学亲手制作了“劳动勋章”。主持人由学生担任,串联词由学生写,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终于成功的举行了这次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

    我在活动现场,不仅感受到孩子们活泼欢快的舞蹈,雄壮豪迈的集体诗朗诵,而且聆听了不同职业的家长讲述自己的劳动经历,聆听了孩子们描述自己的劳动开端,聆听了学生畅谈劳动体会和今后的劳动计划。有的同学在发言中说,今后要以劳动为乐,以劳动为荣,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家长分担家务,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辜负家长、学校对自己的教育和关心……

    这次劳动恳谈会虽然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但是,大家都余兴未尽,舍不得离开。因为“热爱劳动”这个抽象的道理,已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深深地扎根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们心中。同时,由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主题教育活动,也让学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从这次活动中,学生成了活动的主角,教师从“台前”逐步走到“幕后”。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和伙伴,因此,学生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

(七)将课本内容向课外延伸,激发学习兴趣

    《微笑》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西班牙民歌。“在人生的旅途上,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向我们表明了“微笑”在人们交往中的重要性。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我们五年级组老师充分发挥了课前、课后参与的优势,将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微笑”,虽然很平常,但很多孩子理解的很浅显,对“微笑”真正的含义理解不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微笑的魅力随处可见。因此,在课前,我们布置同学们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微笑带给自己的魅力。课上,同学们从课文的描述中感受到了微笑的内涵,在生活中用眼睛、用心灵感受了微笑的魅力,大家发自内心的要从一个被动的感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创造者。于是,我们学校五年级300多名师生开展了一次把“微笑”带出课堂的主题活动:师生们推选“微笑使者”————朱戈奇在国旗下向全校师生发出“微笑倡议”;老师们迅速组织该年级300多名同学,创作出了300多条关于微笑的“名言”,紧接着就有了这300多张纯真的“笑脸”构成了这道靓丽的风景————“百米笑容长廊”……所有这些富含童真童趣的点滴举动,都是纯真的心灵在深情的呼唤,都是微笑的“天使们”在激情倡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
《利用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