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学研究”管理规划方案   
    (2003~20xx年)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似百舸争流,如浪潮激荡,冲击着神州大地每一块教育园地,挑战每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立足校情,着手重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校文化”与制度。着眼未来,从办学发展方向,从教师专业化成长角度出发,整合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我们认真规划我校自2002-20xx年三学年中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学研究”行动方案,建构既规范运作又开放主动的校本管理流程。实施教育品牌战略,打造名校,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让每一个学生在新课程的沐浴下主动、健全地成长。
一、规划理念,落实行动纲领
一份规划,意味着一所学校历史车轮的方向,因此以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为导向,以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实现课程改革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是我校开展校本研究的首要指导思想。
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建构者,因此建立一个有效地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机制是当务之急的大事。我们不等不靠,抢抓机遇,主动出击,走“边培训、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之路,整合教育科研资源,链接“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网络,通过发动全员参与校本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师资水平的通识培训,全程进行“务实、求真、创新”式的校本培训,逐步把规划化成行动,在行动研究中调控教师学习目标和教学行为的改进,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管理流程,让教师全面系统地接受教学业务培训,进而从观念的变化化作行为的改进,深化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在重建教师职业化的生活方式中落实校本行动纲领。
二、机制导向,深化教学管理制度
创设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精神,构建真正意义的“学习化组织”,以课程实施和推进过程中教育教学实践所产生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我们注重根据课程改革理念我校研究“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省课题中心的每位專家引领的理论来改建、组建现有的教研活动,深化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机制导向校本教学研究工作有效地开展,计划与开展新型的教研活动。
1.理论学习制度
每学期以部门、学科组、教研组为单位,结合校本培训相关的计划,按阶段定出理论学习主题。推荐相关的理论,学习信息资料,以自主式业务学习为主要渠道化优化教师个体,以^对`话交流合作学习为辅优化教师群体。学校有关教研负责人通过组织各类竞赛,开卷测查的形式来检查教师的学习情况,通过校际、教研组之间同事互听共评课堂教学,学校行政随查等形式来检测评价教师理论结合实践,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成效。
2.改革现行的考查与评价制度
目前以校为本的校本教学研究还不可能完全脱离考查、测评,何况作为抽查师生在教与学的质量,考查仍有其重要作用,如何构建符合各学科目标和学生基础性目标的评价体系,成了校长室、教导处、德育组等部门共同着手探索和改革的项目。
①根据教育部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查制度改革的通知”我们立足我校实际情况逐项进行“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案研究,努力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以此量化教师职效,实施优化组合,形成“劣者下,庸者让,优者上”的竞争上岗制度改革,让学生成为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
②试卷、作业的题库重组
教研组内分工轮流,按《课程标准》的学科目标和学科特点,分部分进行创作、设计题目类型,经集体会诊后,筛选出实用的题目重组成试卷或作业练习卷供全年段资源共享,减少命题的盲目性和守旧式的题海练习。拟出一套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考查方案。
3.建立^对`话、交流制度
(1)教研组负责制
我校每周定期定点举行教研组活动,由组长或主讲人主持与记录,自主探讨,自由交流意见,形成同事之间互助式的教师专业切磋。创设交流的小时空。以教研组负责制让教师及时^对`话,探讨同年段同学科进行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出现的困惑、难题。无形中把每个教研组形成“校本教学研究”的活动基地。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