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校本教研—从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 正文

—从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

[03-16 15:51:35]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校本教研   阅读:8915

导读: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中,提倡的是能者为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要调动教师参与办学和管理的能动性,是教师从以往的课程执行者向如今课程决策者的转变。谁能说语文老师教小记者班就一定比其他教师教得好?数学教师里难道没有可以更好胜任球类教学的人选?我们的学校除了对教师们在平时所任学科的情况有所了解,是否了解他们的“绝活”?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中,无论你是哪一学科的教师,无论所开设的课程与你的任教学科是否有关联,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成为这一课程的担当者,就可以享有课程的决策权。这不仅仅是一个竞争的问题,它关系到校本课程的质量,它所展现的是教师在本职学科的才华与能力,是教师们的“第二职业”。更要提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考虑学生需要的同时,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能动性。学校教师有哪些方面的专长,就可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只要是适应学生需求的,就可以实施。这样一来,学校培养人才的渠道将更加的宽敞,教师与学生同时在新课程中得到发展。    同样以锡山中学为例,有位教师因为在业余生活中自学了心理学,于

—从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中,提倡的是能者为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要调动教师参与办学和管理的能动性,是教师从以往的课程执行者向如今课程决策者的转变。谁能说语文老师教小记者班就一定比其他教师教得好?数学教师里难道没有可以更好胜任球类教学的人选?我们的学校除了对教师们在平时所任学科的情况有所了解,是否了解他们的“绝活”?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中,无论你是哪一学科的教师,无论所开设的课程与你的任教学科是否有关联,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成为这一课程的担当者,就可以享有课程的决策权。这不仅仅是一个竞争的问题,它关系到校本课程的质量,它所展现的是教师在本职学科的才华与能力,是教师们的“第二职业”。更要提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考虑学生需要的同时,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能动性。学校教师有哪些方面的专长,就可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只要是适应学生需求的,就可以实施。这样一来,学校培养人才的渠道将更加的宽敞,教师与学生同时在新课程中得到发展。

    同样以锡山中学为例,有位教师因为在业余生活中自学了心理学,于是向学校申报开设《成功心理》这一课程,而学校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也同时申报开设这一类课程,学校的宗旨很明确,开设的课程只要有学生参与,就可以开设,结果两位老师开设的课程都有不少同学参加,而且那位业余教师因为开设课的名字取的好,参加的学生还较多些。

    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成功例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生是主体,其需要要被重视,教师同样是主体,也要被重视。所不同的是,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互相影响和制约,并互相促进和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充分的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的能动性,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校本课程才是其实际的意义和内涵。

    三、从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

    活动课与校本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有着一些本质上的冲突。如果仅仅是将活动课改个名字叫做校本课程,显然有许多内容是牵强附会的。而全盘否定以往的活动课也就等于掘弃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根据新的理念,我们应该认识到,活动课程既有和新理念抵触的部分,但同时也有积极影响的一面,更新以往课程观、改革活动课程,使之融合于校本课程中,是我们首要任务。怎样融合呢?一年来,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了尝试。

    首先,我认为既然是改革就要敢于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既然是尝试就要感于先尝苦。我们首先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在我校就是: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激励创新,我们觉得,校本课程对于学生来讲是个性的张扬,是特长培养的舞台,其目的是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的观念和能力。我们向教师提出,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我校校本课程就是“以活动课程为中心,开发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基于活动课与校本课程的不同所考虑的,即:以教师与学生为本。

    其次,校本课程提倡教师的充分参与,着眼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的工作就从教师和学生开始,我们要开发校本课程,就要知道我们的教师可以开设哪些科目并确定学生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展。前面讲到,以往参加活动课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师选拔的或是以学生家长意志为主而参加的,而学生真正想学的课程我们没有开设,致使我们和学生都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为此我们将在全校学生进行了“我想学什么”的调查,调查了解学生最想学习的东西。我们不否认在调查结果中有一时的冲动和幻想,然而这些冲动与幻想正是我们引导他们成长与发展的有利契机,我们看到的是个性的张扬。教师特长统计也是同步进行的。

    第三,学生需要发展,教师需要展示,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特长调查,下面的工作是由教师自主申报课程,这不仅调动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尽量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根据教师申报的课程,学校课程研究中心的成员经过综合评定,确定出学校预备开设的课程,印发到各班,由各班班主任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爱好报名参加,最后再将报名的结果反馈给课程研究中心,由中心成员根据报名参加人数的多少确定出开设的课程,一些报名人数较少的课程,动员他们参与其它课程的学习。当然说起来寥寥数语,做起来就可想而知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
《—从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