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两年我校各学科主题校本教研活动一览表
    学  科
    校 本 教 研 主 题
 
    语
    文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的运用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数学
 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
 
英
 
语
 英语分层教学的目标定位
 
初中英语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研究
 
英语新课标词汇教学策略
 
科
 
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集体备课
 
网络与学科整合教学研究
 
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社会
 
政治
 如何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同课异构(材料选择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综
 
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如何以“主题式”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各学科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效性
 
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2、通过课例研究,落实和深化教研主题
确立了研究的主题后,就要着手开始课例的设计。课堂教学是主题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教学研究必须聚焦课堂,引导老师关注课堂,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因此备课组需要确定几位老师开研讨课,通过以课例为载体落实研究主题。为了提供原汁原味的课堂展现,暴露真实问题,第一次开课往往采取老师个人备课,上课,备课组老师集体听课,听课时要根据主题研究内容对每个听课老师进行分工,然后通过课堂观察,填写量化评价表等手段,对研究主题设计的问题进行逐个记录,接着开展评课,集体研讨,找出问题症结,提出改正策略。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后,这几位老师再围绕这个研究主题进行开课,这次开课要有意识地将集体研究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研组老师再通过量化评价表观察课堂教学前后发生的变化,验证、巩固和深化主题教研活动取得的成果。
【案例3】针对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老师在评价语运用方面的误区,寻找恰当的、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我校八年级语文组确定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的运用》为校本教研的主题。他们首先选定三位有代表性的老师开课,这次开课并不特别强调教师的评价语,以常态课方式呈现,为便于全组教师进行反复观看讨论,还拍摄了课堂录像,听课老师通过课堂观察,填写《教师评价语运用评价表》、《教师理答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然后进行统计反馈。
通过课堂观察和量表分析,备课组老师指出,这三位老师在课堂评价方面还存在评价语单一、评价泛化、重复学生语言、评价不当、评价时机不对等问题。于是备课组老师经过了两个月的理论学习、集体研讨和实践反思后,再针对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仍然由原来执教的三位老师开课。这次听课要求听课老师善于捕捉课堂上关于教师评价语的一些教学片断,并对前后两次开课做出比较分析,特别要注意结合教师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对于评价语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全组教师集中讨论,就这两次活动开出的六节课进行评议与交流。之后,还请温州市教研院金戈老师对这两次活动作了分析与评价,从宏观上给老师们把握了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为下一步写好总结反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题校本教研把课堂作为问题研究的源头活水,同时又通过课堂作为研究活动的载体和落脚点,使得校本教研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老师们通过“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在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模式为:
确定研究主题——第一次开课——评课研讨,自我反思——理论学习,提出解决策略——第二次开课——验证策略,深化主题。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