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的提出: 成长中的孩子,由于他们自身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一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便会出现情绪波动,采用一些过激的行为表现出来,攻击行为便是其中的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事业成功、家庭和睦。一个人如果经常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作为孩子的父母或长辈,要经常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要加以细心分析、认真对待,不可马马虎虎。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与避风港,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家庭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据有关调查发现,现在有70%的家长不会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问题。正因如此,导致一些孩子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由此常常引发问题行为的产生,给孩子以后的身心发育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要从这两个方面去分析,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更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找准切入点,要有意识地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温暖、宽松的环境。 有的孩子受家庭的娇惯和溺爱,不良的行为习惯得以纵容和放任;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束缚了孩子的行为和自主性;有的家长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疏于对孩子的细心了解,动辄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类似的教育环境,都会使孩子的情绪失控,养成不健全的人格。 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不能违背科学的原则和合理的方法。转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一个细致入微、因势利导、耐心的教育过程,因为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事实上,孩子行为问题的好坏与父母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家庭应当是引导孩子行为的榜样,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20xx年上半年,在市教科研室的指导下,我园申报了“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家庭环境成因及对策”这一市级课题,试图通过研究,寻找形成孩子问题行为的家庭环境成因,对症下药,矫治孩子的问题行为,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www.xxk123.com 一、情况分析
(一)学会自我保护
1、我班多数幼儿自理能力强,个别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要老师不断提醒、洗手、洗脸、唰口。
2、大部分幼儿已养成使用文明用语,但有50%幼儿喜欢打断别人的讲话,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喜欢告状。
3、多数幼儿喜欢动植物,但不会照顾它们,没有养成定期给植物浇水的好习惯。
4、全班幼儿的血色素、体重均能达标,喜欢体育运动,但部分幼儿大小肌肉群66f发展不均衡,平衡能力较差。
(二)学会关心友善
1、大部分幼儿性格开朗,但性格胆怯,做事欠恒心,绝大多数幼儿不能欣赏别人的优点,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2、幼儿愿意讲述身边的事情,关心国家时事。
(三)学会生存成长
1、大多数幼儿的感觉器官发展敏锐,有一定的观察力;有一部分幼儿还需锻炼。
2、50%幼儿口语发展欠缺,词语不够丰富;30%幼儿说话不完整,用词单一,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言。
3、掌握基本的数概念,但缺乏应变能力。
4、幼儿喜欢唱歌、跳舞,知道简单的乐理常识;能用画笔表达内心情感,画面欠创造性。
5、方案活动开展顺利,幼儿都能把问题带回家,60%幼儿能把所知的答案告知同伴及老师。但有个别幼儿显得漠不关心,没有探索精神。
(四)家长工作
1、大部分家长能配合本班开展的各类活动,但有少部分家长表现出不理解本班工作。
2、部分家长对班及计划不闻不问,只重视饮食。
3、40%的家长放学后会主动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的各种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向老师请教。
二、发现目标
(一)学会自我保护
1、通过各类活动,训练幼儿专心、耐心及手脚协调。
2、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漱姿势,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照顾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3、知道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及讲话,与同伴能友好相处。
(二)学会关心友善
1、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幼儿尊老爱幼,关心别人。
Tag:学校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申报表,教研课题 - 学校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