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苏轼词五首教学一体案» 正文

苏轼词五首教学一体案

[12-07 14:03:30]   来源:http://www.xxk123.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8109

导读:4、“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一语双关(或以景寓情、虚实结合)既写自然景物,又写作者的心境。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如何理解? 明确:这两句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自己能够像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余生。6、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方面的原因。明确:处于谪居之时,抱负不得伸展,身不由己,不能摆脱人世间的名缰利锁。(理想不能实现,心为物役。)(四)课堂训练:1.熟背这首词2.根据《临江仙》的句数、字数、调数,试着填词一首。 五、教读《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一)、背景介绍: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不免时感悲凉。这首词就是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二)、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诵读诗词。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

苏轼词五首教学一体案,标签: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xxk123.com

4、“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一语双关(或以景寓情、虚实结合)既写自然景物,又写作者的心境。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

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如何理解?

   明确:这两句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自己能够像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余生。

6、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方面的原因。

明确:处于谪居之时,抱负不得伸展,身不由己,不能摆脱人世间的名缰利锁。(理想不能实现,心为物役。)

(四)课堂训练:

1.熟背这首词

2.根据《临江仙》的句数、字数、调数,试着填词一首。 

 

五、教读《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一)、背景介绍: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不免时感悲凉。这首词就是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诵读诗词。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茂密的树林尽头露出秀丽的青山,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蔚蓝的天空中,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老的城边,伴着夕阳,我拄着藜杖慢慢走着。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我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三)、词句解读:

1、“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写了哪些意象?

   绿林、明山、隐竹、乱蝉、衰草、池塘

2、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营造了夏末杂乱衰萎,缺乏生机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情。 

3、“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这两句从什么角度入手,写景有什么特点?

“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色彩相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模板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苏轼词五首教学一体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