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鼓励学生将自己学到的词语应用于写话实践。鼓励学生倾吐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要成为写话资源的开发者,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感受生活、积累生活、热爱生活。
3、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丰富生活和语言积累。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仔细地品味,发现文中的亮点,将优美的段落、词句存入“好词佳句宝库”中,记在心中,形成积累。
4、在写话方法上作“开放式”指导,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多鼓励,少束缚。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1、坚持在写话训练中提高写话水平。低年级正是小学生训练、发展写话能力的关键期。必须在少儿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与词汇(其中包括汉语拼音)的基础上,抓住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期,通过一定量的合理练习,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建构起用笔写话的快速通道。
2、注意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教学情境,使学生敢于和乐于写话。针对儿童渴求知识的特点,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氛围进行书面交际活动,既可以让小学生在写话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写话能力、学会运用书面语的方法,也可以让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
3、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写话是表达,表达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因此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写话的工具是语言材料,因此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4、注意教给方法。坚持“渐进性”原则,由句到段,由口语向书面语过渡,在此过程中教给写话表达的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人员组成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是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其中有部分同志还兼任学校校长职务,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内行,又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本课题研究的队伍中,有4人是特级教师,2人是中学高级教师,2人是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9人是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1[]8人是市县两级小学语文教坛新星,在小学语文写话、习作、口语交际、阅读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何本奎、范士群、刘自艮、闻永友、周名启、徐忠俊、李雪、尹良俊、沈立全、李树欣等有多篇关于写话、阅读与习作等方面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上发表,有12人参与了省级科研课题《小学 生写字教学评价》、《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研究》的实验。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与专业理论知识、素养都比较扎实。本课题从构思到申报立项,都得到六安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严仍江老师的倾心关注与鼎力支持,同时他也加入到我们研究的队伍中来,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主要做法
1、激发兴趣,启蒙写话。
低年级段的学生,没有说写意识,更没有说写习惯,若实现课程标准中的写话要求,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从无意识的写话状态到条理性的自由表达的关键环节是启蒙,只有让这个环节充满乐趣,学生才能全身参与,主动体验。因此,我们把“说写兴趣”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种途径激发说写欲望。
(1)依托教材资源,用活写话素材。教材是基础的、内容丰富的写话资源,实验教师灵活运用手头上现有的素材,可以调动学生写话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写话之门,把学生带入兴趣写话的奇妙境界,使学生愿写乐写。姚李中心校、石店中心校、乌龙中心校等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重视灵活使用教材资源,把教材使用和写话教学结合起来,产生了很好效果。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教材每个拼音都配有一幅图片。实验老师为了巩固发音练习,就让学生试着根据情境图说一句或两句完整的话。例如学习“g、k、h”让学生说话,有个学生说“哥哥带弟弟来到河边玩,弟弟把小蝌蚪放到小河里,他们高兴得笑呵呵!”这样不仅降低了汉语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强了拼音学习的效果,还练习了学生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类似的图片在一年级上册的集中识字阶段及部分阅读教材中也可以找到,经常加以利用训练,养成了学生一看到图画 能给一幅图写上几句通顺的话。
(2)构建时空联系,丰富写话形式。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有限,注意力能集中10分钟以上的学生在现实课堂上是不多的,单一的写话训练方式很容易使他们进入疲劳状态。因此,各课题组在进行写话训练指导时,重点在训练形式上下功夫,做到方式变,兴趣不变,时空变,目标不变。各课题组采用了玩玩画画写写,剪剪贴贴写写,说说演演写写,看看编编写写,一日一句,日记接龙等形式,打破时空界限,寓写于玩演之中,一直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话激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