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课程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进一步教学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①汇编鄞州教师的教案集,提供教学参考。如:
·20xx年8月,编成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汇编》(53页),包括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纸、淀粉六单元20篇教案。9月上旬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2月,编成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汇编》(83页), 包括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六单元27篇教案,以及《科学》三下册的内容结构和主要特点分析。2月底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8月,编成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集》(67页),包括生命物体、冷与热、天气、磁铁、声音五单元26篇教案,每个单元教案前都有单元分析。9月上旬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1月,编成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集》(113页),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单元31篇教案,每单元教案前都有单元分析。2月份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7月,编成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编》(138页),包括生物与环境、在阳光下、材料、健康生活四单元43篇教案,每单元教案前都有单元分析。9月上旬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1月8日,编成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集》(106页),包括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四单元32篇教案,每单元前都有单元分析。2月份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6月,编成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集》(64页), 教案28篇及单元分析。8月底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②汇编鄞州教师的案例、论文集:
·20xx年12月,汇编《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材料集》,其中“学习与实践”19篇,“理解与悟化”14篇。
·20xx年11月,汇编《科学教学论文集》,内容包括《科学教学要“四心”相通》等27篇。
·20xx年6月,汇编《科学教学资料汇集》(一),内容包括《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策略》等24篇,从“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探究活动的把握”、“协作实践能力的训练”、“评估方法”等四方面汇编。
·20xx年6月,汇编《科学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集》(一),内容有《避免科学思维的“跳跃”》等教学案例7篇,《科学探究源于猜想》等教学反思7篇。
③汇编鄞州学生的作品集:
·20xx年12月,《鄞州区小学生探究性种植活动成果集》,内容包括“小学生探究性种植活动概述、学校劳动教育花絮、凤仙花种植、研究情况统计表、部分学生小论文31篇”。
·20xx年11月,汇编《鄞州区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作品集——种植饲养专辑》,入选的学生作品:种植类21篇,饲养类22篇。
·20xx年12月,《鄞州区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成果集》76篇。
(6)形成了有效的课程管理网络,实现区、片、镇、校四级联动机制。
·组建科学中心组(区)。从全区优选8至10名业务与组织能力均出色的科学骨干教师,组成科学中心组,与科学教研员一起,承担科学新课程的理论与业务辅导工作。该组织成员汇编资料、促进交流、组织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在资料匮乏的实验初期,中心组发挥着‘指路明灯’的作用。
·建立镇乡协作组(片)。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促进交流与合作,自xx年8月份起,将鄞州区的23个镇乡划分成6个科学协作组,每一组由4个镇乡的科学骨干教师组成,安排一名科学中心组教师任组长,轮流在组内镇乡组织一月一次教研活动,鼓励广大教师前来观摩学习。
·完善镇乡教研组建设(镇):在以往教研组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教研组长负责制,以镇乡为中心,两周一次开展科学教研活动,落实与反馈科学教学实验的进展情况。年终以镇乡为单位,评比区级优秀教研组。
·重视学科教研组建设(校)。学校正常有序的教研活动,是学校教学质量维持和发展的保障,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定期进行教学五认真检查,交流课研讨,随堂听课、评课活动,有利于培养教师的竞争意识,刺激上进心,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机制上,区级的科学中心组指导镇乡协作组,镇乡协作组又能指导镇乡教研组活动,镇乡教研组又能为学校的学科教研组指引发展方向。易于将科学总课题组、课程專家的意向、理念传达到各校。在行动上,各级组织又都有各自的自主活动空间,互不干涉,易于课程研究趋向个性化、多样化。在实践的反馈上,易于收集各类研究信息,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诊断与纠正。这样以区、片、镇、校四级联动的方式,推进研究的深入发展。实践证明,这套四级联动机制对推进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科学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