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课题研究“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正文

“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03-16 15:38:3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课题研究   阅读:8555

导读:“整体感悟”,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与感染,等等)?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做的本领,等等)?在此基础上相机向课外拓展:一面组织汇报课外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四、“单元整组教学”特点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成功应试”为主要学习目标的那些年,“课本”既是学生的“知识袋”,更是教师的“考本”。师生都被囿于课本之中:教师授课眼睛只得盯着“知识点”,脑中想如何将“知识点”变成练习题,所以,得不惜将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言肢解成一个一个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精心”编制的题海中机械“操练”。因此,传统的教学多年一贯制:依课次逐一进行,课课使力“公平”,生怕哪里“操练”不到位而影响^考~试成绩。在这种情形下,师生在疲于“奔命”之后,仍效果不佳:学过的字词不会认、写,课文不会读、作文不会写者有之;除了能做几道题,兴趣寡淡者有之;除了等待教师给予、懒于动脑动手者有之;以为“^答~`案”只有唯一、

“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标签: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http://www.xxk123.com
  “整体感悟”,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与感染,等等)?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做的本领,等等)?在此基础上相机向课外拓展:一面组织汇报课外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四、“单元整组教学”特点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成功应试”为主要学习目标的那些年,“课本”既是学生的“知识袋”,更是教师的“考本”。师生都被囿于课本之中:教师授课眼睛只得盯着“知识点”,脑中想如何将“知识点”变成练习题,所以,得不惜将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言肢解成一个一个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精心”编制的题海中机械“操练”。因此,传统的教学多年一贯制:依课次逐一进行,课课使力“公平”,生怕哪里“操练”不到位而影响^考~试成绩。在这种情形下,师生在疲于“奔命”之后,仍效果不佳:学过的字词不会认、写,课文不会读、作文不会写者有之;除了能做几道题,兴趣寡淡者有之;除了等待教师给予、懒于动脑动手者有之;以为“^答~`案”只有唯一、思维空间狭小、无触类旁通之能者更有之……

  与依课次逐一平力教学活动相比,“单元整组教学”有如下优势(亦可称“特点”)
  1.有利于培养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单元整组教学”便于从整体入手,借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初级求知欲望(这个单元内容怎么都讲这个呀?一定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吧?),促其初步感知单元学习内容;在“部分体验”学习活动之后,再回到“整体”上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长期如此循环渐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能力会不断提高,良好的语感也将随之逐渐形成。
  2.有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单靠课堂“言说”。“单元整组教学”,可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依单元专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学习收集有助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让孩子通过与大量的语文材料(如图片、文字、他人语言、环境等)直接接触,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3.有利于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培养恒久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在低年段学习目标中多处强调“兴趣”的重要性,它是积极主动学习、形成求知能力的原动力。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进入小学后,要有目的地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学习形式发生了变化。如果教师过多地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们,易使其身心疲惫。“单元整组教学”可有效调剂孩子的学习“胃口”,有效“刺激”孩子的求知欲望。如“部分体验”课,可尊重孩子意愿,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内容学起,若在选择上有分歧,可乘机开展学习竞赛;“整体感悟”课,为他们搭起“成果展示台”,进行擂台赛,让孩子们不断播种“兴趣”,不断收获“喜悦”,不断滋长“自信”。
  4.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更新快的时代特点,为迎接高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准备。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学会学习刻不容缓。作为具有“工具”作用的语文课程必须与时俱进:它由原来占总课时的30%左右减为占总课时的20%左右。课时减少,可阅读量增大――一至六年级现均为30篇以上,中高年级部分课文增长,低年段还不包括识字课。所以,除必须研究长文短学外,还要研究学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实现能力的迁移。然而,这种“能力”不是说来就来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平地起”,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形成过程。“单元整组教学”可借助教材编写优势,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均能获得不同的质和量。因为以往“细嚼慢咽”式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灌输、训练学生会答题为目标的,所以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厌烦病”(能力强的不愿反复听,能力弱的仿佛听“天书”)“依赖病”(“没学的我不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