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彰显学生个性,不压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总是让学生充分展示,但教学任务不能完成,课堂上热闹多于静思,表面上看充满活力,然而在大班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如何驾驭课堂,面向全体,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有待研究,数学组在教学反思中确定研究课题: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围绕研究课题,陈春萍老师设计了一个教学案例《左右》,当实验老师运用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实践时,课堂激活了,学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积极性高,但冷静思考,倾听别人的学习习惯不好,总也安静不下了,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如何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如何使每个小组学习真正有意义,不流于形式呢?在教研时,大家集思广义,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分享经验,最后建议:《左右》教学中为每个小组成员编号,并安排好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讨论时的具体任务,选出学习小组组长。这样一来,陈老师在教学中思路清晰多了,学生学习目的也十分明确,小组讨论参与性高,小组长的确立又使课堂便于控制,第二次试教,教学效果显著,实现了在大班环境下小组成功的合作学习。最后这节课被拍成录像课推荐参加市优质课比赛。 
    ………… 
    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教学笔记、教学心得、教学后记、教学案例15篇以上。并评选出优秀的入编学校的课改资料集。至今,我校进行课程改革以来,已汇集课程改革资料七本,其中优秀论文集三本共收入教师优秀论文一百余篇,优秀教学后记二本,共收入优秀课后小记四五十篇,优秀教学案例一本,都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点点心得,为新课程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也正是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真实写照。 
    五、寻求專家的引领指导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开展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能完全局限于学校的力量。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缺少的因素。专业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们经常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派遣教师到北京、杭州、赣州、南昌、九江等外地学习取经,邀请專家到我校举办讲座,传经送宝。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我们与市区教科研中心、市教育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專家到校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如我们先后邀请了市教科研中心特级教师温中原同志为全校教师作了《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专题报告,为老师们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学校每学期邀请市、区教研室专职教研员到校指导教学,通过听课、评课、查看教学笔记、教师座谈等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六、建立扎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进一步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建立校本研究激励机制,对校本研究成绩优秀者和教科研取得成果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挂钩。通过各种制度,激励措施的制订执行,在学校中营造了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了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况,激励了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我校教师在校本研究中由最初的被动参加到乐于参与,出现了可喜局面,硕果累累。二年组吴晓军老师执教的《识字二》获省课改电教光盘课二等奖;江爱珍老师论文《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获省课改论文三等奖;杨霞老师的自然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学生在自然学科中的自主探究》获省论文三等奖;郑小兰老师的教学设计《在谈谈唱唱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小鸟小鸟教学设计》(省赣教版小学教材小学教科书 )获省一等奖; 
    陈春萍老师执教的电教课《听故事算一算》获市优质电教录像课一等奖;俞洁老师的论文《大力改进语文教学,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获市一等奖;李瑛、洪霞、马艳君老师在20xx年区青年教师“五项全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吴兰老师获二等奖;杨霞老师获三等奖……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迎着新课改的春风,我校全体教职员工正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激情迎接全新的挑战,为创办窗口示范学校而共同努力。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