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注释[1][2]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2).[3]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5).[4]杨雪冬.使公共责任机制运转起来.文汇报.2004.4.20.(5).[5]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冬季号).[6]赵黎青.中国非盈利部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冬季号).[7]钟宇平,陆根书.通过体制创新提高效率.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3).[8]刘在洲.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3).[9]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5,433).[10][11]赵中建.从转制学校看中国学校体制改革.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2,154-157). 上一页 [1] [2] [3] [4] [5]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注释
[1][2]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2).
[3]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5).
[4]杨雪冬.使公共责任机制运转起来.文汇报.2004.4.20.(5).
[5]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冬季号).
[6]赵黎青.中国非盈利部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冬季号).
[7]钟宇平,陆根书.通过体制创新提高效率.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3).
[8]刘在洲.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3).
[9]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5,433).
[10][11]赵中建.从转制学校看中国学校体制改革.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2,154-157).
 
上一页 [1] [2] [3] [4] [5]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