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师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新形势下的教育变革,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第二,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步曲”。 第三,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渠道。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校本培训 教师专业成长
                                前 言
     
    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是一所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新村配套小学。自20xx年以来,我校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以现代教育技术普及为契机,通过校本培训,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学校发展成苏州市信息化实验学校,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先后获得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少先队特色大队、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等称号,并通过了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的验收。回顾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校园,在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仅从现代教育技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谈一些具体的认识和做法。
    一、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
    教育技术是“教育中的技术”和“教育的技术”的总称。教育部信息中心指出:21世纪的教学改革应是基于Internet的教学改革,未来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均应是网络服务器(而不仅仅是微机)的熟练用户,应能熟练使用Internet服务器管理教学、辅助教学。随着我校硬件设施的基本到位,实现了班班通、管理通和校园通,我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怎样使投资不菲的硬件资源能真正在学校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其落脚点在教师专业发展。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就是教师专业成长。
     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几乎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严竣挑战。而人们又清晰的看到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教师发展又创立了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
    1、 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师的学习方式。
    互联网络接入校园,使教师进入了“赛伯空间”(Cyberspace)。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学习、教材钻研,在Internet上都体现出了资源丰富、取予便捷、知识共享、时空拓展的优越性。为了更好的引导教师驾驭信息时代新型学习手段,鼓励教师主动获取知识,创造性开展教学实践,我校及时提出了“建数码校园,做学习型教师”的创建活动,组织星级“学习型教师”的评选活动。学校教科研活动生动活泼的开展起来。教研组办起了电子小报,课题组上网查询课题研究资料,组织教师沙龙漫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成为公开课、研究课、随堂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办公室为单位举办的专题讲座,在网上收集了大量学习元素后,成为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2、 现代教育技术带来教师思维方式的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更多的教师摆脱了盲从,跟风,不再是人云亦云,开始在大量的信息面前,通过自己的实践分析,用审视的眼光看待教育。教科书、專家言论不再是“教条”,教师们开始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有了理直气壮,有了个性张扬。一篇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行动研究,足以看到教师们成长的足迹。做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成为可能。
    3、 现代教育技术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最终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的教材钻研不仅仅局限于对教科书、配套教辅用书的学习,教师们更懂得了网络资源的收集、校内资源的共享,我校自制资源库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教师们也开始改变原有的教学思维定势,开始自主钻研挖掘教材,补充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整合教材。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意识,在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协作者和指导者。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