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
-----湖北省武汉市实验学校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稿))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施))都对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若干意见,这是学科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学科教育发展和新世纪学科教学更新的必然。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保障。校本课程教育资源是学科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和全面实现学科课程目标。学校^领`导和教师应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本文就校本课程教育资源及其开发策略作些探讨。
一、校本课程植根于教育资源的开发
    教育是课程实施的归属,教育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或者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这包括:教科书、图书资料、网络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而传统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比较典型的有教科书和学科知识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指的是前一种情形,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就是指: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这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教科书、图书馆,也包括现代信息网络等。目前,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深化教育资源意识,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确保校本课程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网络信息化资源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更方便、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资源,是其他教育资源无法替代的。比如美术教师在编撰(工笔画和漫画)这一校本美术读本就曾通过网络访问世界各地的艺术网站和美术资料库等;利用校园网建立的美术教学案例、参考文献等,通过信息的共享、交流、反馈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使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只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而是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地域、社区教育资源、地方人文资源是校奉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之一,其资源主要包括:地方历史、地方特色人文资料,地域民族风俗,地方宗教信仰,地方方言内涵,及地方地理、气候、特产等都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我校语文教师编撰的校本语文读本<真眼看武汉》中收录了大量描绘武汉山川秀美和民风、民俗的文章,让学生体验语文的生活化,楚文化支撑起有诗意的语文,从而培养学生爱武汉,爱祖国的情感;外语教师则利用学校地处解放前租界历史遗迹中,大量的屈辱史编撰成<情系武汉),特色外语读本图文并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而过去我们的教育对社区教育资源关注开够,致使大量的地方教育资源浪费。校本课程的建设要特别强调积极地发掘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我们逐步探索出因地制宜地、有效地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一类教育资源的策略——传承老汉口文化,探索校本课程发展新路。
    学科教材资源学科教材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素材。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指南,挂图,投影片,音像教材,电子教材等,但决不是教材的全部,我校物理教师编撰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围绕教科书结合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设计出形式活泼、多样的物理课外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物理新课程的目标和理念,突出了物理学习中细心观察现象在科学探究中的独特作用,让学生去“亲历物理”、“感受物理”而不是“听物理”“背物理”。教师也从编撰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加深了由过去的“教物理课本”转变为“用物理课本”新课程理念。
    社会活动资源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投向大自然动手实践等,即是校本课程最主要的条件资源,新一轮课改对学生学习中的探究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让每个学生从实践中去感悟也是启迪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如我校(汉味文学读本—)中就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每个单元中插入活动内容,促进学生在感悟中去联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诸多的生活能力。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