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校本教研—浅谈校本课程文化» 正文

—浅谈校本课程文化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校本教研   阅读:8379

导读:(二)课程文化保守化    新的课程改革呼唤的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与实践发展范式,决不是单纯的课程内容更新或教材变换的问题。但是有许多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思想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他们拒绝接受新的事物、新思想、新知识,吃老本,以“不变应万变”。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在最近几年来,在广大教师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学校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但是还存有许多问题。首师大教科院课程组于20xx年对北京海淀区四所实验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有38.9%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还认识不清;55.6%的教师甚至认为“地方学校课程改革就是忠实地执行国家的课改计划”, 48.1%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教师和学校自编教材”等。同时我们发现近几年随着发达地区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学校硬件建设纷纷拆旧换新,人们在强调“气派”“现代”的同时忽略了学校环境中暗含着的教育理念及其巨大的教育意义。结果学校虽然“现代”了,但隐含于环境中的教育思想却十分保守,不利于教育改革的深人推进,最终只能是一种摆设,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换句话说,就是只顾及学校形象等表层

—浅谈校本课程文化,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二)课程文化保守化

    新的课程改革呼唤的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与实践发展范式,决不是单纯的课程内容更新或教材变换的问题。但是有许多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思想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他们拒绝接受新的事物、新思想、新知识,吃老本,以“不变应万变”。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在最近几年来,在广大教师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学校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但是还存有许多问题。首师大教科院课程组于20xx年对北京海淀区四所实验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有38.9%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还认识不清;55.6%的教师甚至认为“地方学校课程改革就是忠实地执行国家的课改计划”, 48.1%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教师和学校自编教材”等。同时我们发现近几年随着发达地区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学校硬件建设纷纷拆旧换新,人们在强调“气派”“现代”的同时忽略了学校环境中暗含着的教育理念及其巨大的教育意义。结果学校虽然“现代”了,但隐含于环境中的教育思想却十分保守,不利于教育改革的深人推进,最终只能是一种摆设,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换句话说,就是只顾及学校形象等表层的设计,而忽略深层底蕴的厚积。

    新课程改革标志着整个教育范式的革命性转换。无论是对新课程理论的研究、还是对新课程的实施,都必须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精神实质,充分地理解新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程。

(三)课程文化表面化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制过程中,我们要消解、摧毁、改变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角色,要重新揭示、确认、彰显课程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品性以及自主性的文化地位。但是实践中并非如此。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对文化的选择与加工完全是技术性的,单纯地当作教材的编写和课程内容的增减,单纯地就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政策进行形式上的、现象化的分析与解释,使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使课程文化受制于现实的“法定文化”的规范与旨意,而并不能使社会文化质变为具有自主性品质的、完整的教育文化,更谈不上文化的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得以体现。

    所以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制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对文化的认可。我们不仅要将文化视为一种固化的、可化约的、可组合的东西,而且还须关注其超越性、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避免造成课程对文化的误读及课程文化的表面化。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就突出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

三、校本课程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校本课程旨在倡导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即: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为课程开发活动的基础和决策依据,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文化的构建没有固定不变的、普适性的程式或方法。

校本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文化。校本课程文化的构建应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体现理解沟通和协商合作的特征。

(一)课程目标中的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至少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工作,一个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另一个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即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的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上的各种不同层次和水平的需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可持续的发展。在目标的形成过程中,要主张与倡导开放式的、解放性的、注重学生理解的目标形成过程。

    同时校本课程的目标要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氛围,或者说是一定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下,教师们能够自觉而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教师们相互间能够分享他们关于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并努力在课程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技术。这种文化是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沟通的文化。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專家和其他相关人士的合作、沟通,使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责任感、课程开发能力、反省与研究能力等都得到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
《—浅谈校本课程文化》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