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校本教研—校本课程的误区解析» 正文

—校本课程的误区解析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校本教研   阅读:8803

导读: 三、校本课程的好坏^领`导说了算。现象      当一门校本课程被开发出来,许多学校在实施校本开发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严重不足。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单一,认为校本课程的评价是^领`导的事。事实情况也是学校部分或个别^领`导进行评价;评价往往急功近利,偏重结果,把开发的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唯一内容。分析     评价是校本课程健康发展的保障。校本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和不断完善,与之相应的评价是不可分的。与一般的课程评价相比,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是以学校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手段、效果的评价很难实现标准化。要使评价相对公正。一方面评价主体素质要求较高,参与评价的人尽可能多一些。另一方面评价要过程化、多元化。过程是校本课程成长的根本。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作为由最基层的学校部门开发的课程,教师的经验,学校的条件,众多的客观原因决定着课程肯定有其不成熟的方面。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过程。课程的管理者要给课

—校本课程的误区解析,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三、校本课程的好坏^领`导说了算。

现象  

    当一门校本课程被开发出来,许多学校在实施校本开发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严重不足。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单一,认为校本课程的评价是^领`导的事。事实情况也是学校部分或个别^领`导进行评价;评价往往急功近利,偏重结果,把开发的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唯一内容。

分析 

    评价是校本课程健康发展的保障。校本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和不断完善,与之相应的评价是不可分的。与一般的课程评价相比,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是以学校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手段、效果的评价很难实现标准化。要使评价相对公正。一方面评价主体素质要求较高,参与评价的人尽可能多一些。另一方面评价要过程化、多元化。过程是校本课程成长的根本。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作为由最基层的学校部门开发的课程,教师的经验,学校的条件,众多的客观原因决定着课程肯定有其不成熟的方面。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过程。课程的管理者要给课程的开发良好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如果急功近利,强调短期效应势必给课程的开发者带来强大的压力,影响课程的开发者对课程的思考的深度和全面性。评价者更多要全程关注实施活动的主客体的兴趣、情感、价值观等发展性目标。

对策 

    课程的管理者要努力思考,大胆创新,通过自下而上来自实践的评价,来构建和完善校本课程的整个评价体系。并把评价渗透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可以从课程开发者和学生两方面进行评价。就前者可以从课程实施者的自我评价,参加的学生人数,学生学习的效果及评价,听课教师对课程的评价,学生问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形成一个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学分制。从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探究能力等;学生在教师对该课程的考核中的成绩等三个方面把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上一页  [1] [2]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