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答案» 正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答案

[12-07 13:37:09]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八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165

导读:23 * 核舟记1.略 2.略3.一词多义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是。“文曰‘初平山人’”。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4、翻译句子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5、(1)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答案,标签:八年级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xxk123.com

23  *  核舟记

1.略  2.略

3.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4、翻译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5、(1)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2)略。

6、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7、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

8.(1)职业  (2)适逢(恰逢、正赶上)  (3)离开

 9.C   10.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11.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24 *  大道之行也

1、(1)礼记.礼运    儒家经典著作  战国末年或秦汉  孔子(2)《大学》《论语》

 《孟子》《中庸》     《易经》《书》《诗经》《礼经》,《春秋》2、3、略4、(1)施行  (2)和睦  (3)以……为子  (4)职分  (5)女子出嫁,归宿  (6)扔,丢弃  (7)憎恶  (8)大门  (9)指理想社会  5、(1)与——举,选拔  (2)矜——鳏,老而无妻的人  6、(1)把品德高尚的人和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使老年人有人赡养,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小孩能顺利成长。(3)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4)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7、①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 ②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8、做事方面、待人方面和财富方面  9、孔子的“大同“说的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10、桃花源中的生活现象和“大同”社会的理想是一样的。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11、略12、(1)xīn  zhì  xuān  miǎn  (2) 除地种菜  一块金子同坐在一张席子上  扔下书  (3)①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认真读书。

②你不是我的朋友。

25  杜甫诗三首

1、“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