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象明晰。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作用,语
言准确。
4、(1)四个语段不能互换。它们是依次介绍四个讲究,按照总分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2)“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3)略
5、略 6、略
14 故宫博物院
参考答案:1、略 2、略 4、参观故宫的路线:天安门 端门 午门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顺贞门神武门
5、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6、(1)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2)说明太和殿的高大、宽敞、面积大。(3)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4)写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5)不能。因为它不仅交代了三大殿的地理位置,还说明了三大殿在紫禁城的主体地位。7、略
9、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陵墓,由南向北,依次介绍了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门。
15 * 说屏
1.略 2。略
3、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4、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1)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2)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3)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6、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7、引用 分类别
8、(1)本文采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先总说后分说,在依次介绍“文房四宝”时,介绍了历史、产地、制作及其优点。宣纸: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抗老化,不易破碎。徽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光泽如漆,其坚如玉。湖笔: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刚柔相济,得心应手。端砚:磨墨经久,耐冻。(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2)说明中穿插故事的叙述,将记叙和说明有机结合,熔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
16 大自然的语言
2、竺可桢(1890一1974),浙江人。气象学、地 理学家。他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 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3、(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4、 说明文 对象 农业生产 四个 农业生产5、“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燕儿来不过三月,燕儿走不过九月九”。 6、(1)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2)说明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7、(1)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2)语言极其概括、雅致、富有诗意,运用拟人手法,使表达生动形象(3)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更真实、更准确的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存在古今差异。8、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9、这段文字是按时间顺序说明一年中春夏秋冬丰富的物候现象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人炎热的夏季""到了秋天川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这段文字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其目的在于说明物候现象同气候的关系,物候现象是有其规律的。这样写既引人人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次第"写出了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词典雅。"翩然"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簌簌"写出秋天的肃杀气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表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有其规律性的。10、略11、智力 12、逻辑顺序 13、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14、准确性、严密性15、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通过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比较,说明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16、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