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引发的新的教学模式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希望更多的学校参加到运用新教学模式的实验中来,为21世纪信息技术的挑战培养更多的人才.本文正是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探索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整合过程中一些所必须关注的问题。教学实验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优秀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现代教育水平,实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整合,包含着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它既包含了信息技术与实验学科的整合,又包含了信息技术与具体实验教学的整台,整合的具体模式是我们探讨的重点问题。
1.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索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
定的关系和活动。由局域网、计算机终端、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及多媒体技术组成的计算机实验教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青睐.这种用信息技术装备起来的功能性实验教室,促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并快速发展影响着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使课堂实验的“教”与“学”合二为一。这是新型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完成实验教学课堂设计的构建。
1.1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小组协作实验学习模式探究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由二名或多名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与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空间(资源库、电子图书馆、虚拟大学)。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一种不受时间约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都可以获得在线帮助和学习资源。互联网使任何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意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这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时空界限,使得学习、交流、合作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
在传统交往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往往局限于实际生活的狭小圈子内,难免受种种约束和限制。网络交往有利于个体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提高。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绝好空间,这有利于提高行为主体的参与意识和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网络给协作学习提供了最好的交流工具,
网络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合作性增强。在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协作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帮助、指导经常有意无意地变成领导、控制,学生的协作变成教师逻辑有序的安排,这与协作学习的宗旨相违背。而在网络环境下,它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伙伴或教师的帮助自主建构知识,因此,网络环境下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增强。对于创造性较强且需要建立相互合作建立解决问题的机制时,往往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策略,
例如:在学习物理实验“波意耳定律”时,可以采用学生分组研究、以探索规律的教学方式。学生分成多组,测出多组(P,V)数据,然后输入计算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研究这些数据,寻找规律。这里结论已经不是教学重点,难点在于通过什么途径能够从数据中得出规律。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擅长选用了不同的方式,有的小组将数据在坐标纸中描点找函数关系,这是传统的也是通常学生能想到的方法;但是有一小组发现了另一种思路,他们在网上找到一个软件,只要输入实验数据,计算机就能作出“P一V”函数曲线,再输出该曲线的函数形式;这是学生主动运用信息技术获得的结果。在课程评价阶段,教师将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共享在网络上,并由各个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自我评价,然后互评,学生相互发表意见。虽然这是一节传统的物理实验课,但这很好的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实验的整合。起到了极好的效果,这一方法体现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控制能力,并运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的得出实验的结果,最后的评价阶段又运用网络支持下的非正式小组座谈会进行,将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地位变成了主动的评价者。
基于网络技术的实验学习合作模式,更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促使小组内学习者对实验积极思考,并多方面交流,利于形成理想的态度性格。这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交流及表达的技能,该方法还是将理论用于实践的理想方法,对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有极好的作用。
1.2以多媒体视听技术为基础的集体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