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学主要是指在学校班级教学的基础上由于视听技术的引进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有些在实验过程中难以发现的规律,或者危险性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支撑如:在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中,必须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地倒入水中,而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如果实验演示错误操作的后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那么使用计算机课件,用动画的方式模拟出水倒入浓硫酸时的沸腾和四溅现象,会加深学生对这一操作的认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起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时将有显性认识,不致操作失误。因此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视频信息为学生展示规范、严格的操作过程。同时也可以通过课件模拟出错误操作后造成的不安全后果。再如有的因为反应速度过快稍纵即逝,如钾、钠与水的反应;有的现象模糊不
易观察,如胶体的电泳现象;有的实验因条件限制不能完成。这些疑难实验则都可以通过CAI课件模拟演示,放大实验的过程。如利用视频信息演示钠与水反应的过程,放侵、定格实验的各个现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观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出胶体的电泳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电泳的本质。模拟出氟气、氯气、溴分别与氢气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它们在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上的差别。这些模拟实验是物质性质实验的有益补充。
在实验课的集体教学模式中,其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以视听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或传播手段,把实验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并通过相应的评价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适合于缺乏经验的学习者,而且需要教师的解释和指导。在不适合学生操作的实验课程学习时,这显然更适合于知识的传授。
1.3以交互式课件为基础的个别化实验教学模式
学生用课件自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进行个别化学习、分析和总结i学生与学生之间单向通信交流并可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达成自我意义建构i用习题进行在线检测,巩固和深化知识。其特点:利于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自主控制,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进程,以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
交互式课件的功能体现在对实验知识结构体系的把握,并能提高学习这设计实验的能力,CAI课件的交互性和容量大的特点,为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将知识结构化和网络化提供方便。例如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取装置的设计和气体的除杂、干燥以及尾气的处理装置的设计,涉及的气体较多,知识面广,情况复杂,是实验教学中的难点。运用CAI课件可以有效地突破此难点。课件设计出各种模拟仪器,利用课件的交互性,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实验的设计。这样既简单又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了学生的思维容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课件还将设计好的实验进行类比,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和各自的特点,从而得出规律,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和网络化。
在以个别化学习的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调动一切感知手段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实际的实验中实现。同时同一个实验因实验者的不同和条件的差异,其过程及现象也不尽相同,甚至实验会失败,但这对实验者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要获取过程。就要动手,而这些是计算机课件无法模拟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没有一个实验能完全模拟。所以CAI课件不能完全代替实验教学,它仅仅是实验教学的补充,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个别化学习为目的课件设计是实验教学是一个新的课题,它对课件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设计者掌握过硬的信息技术,也必须了解个别化学习的课件设计原则,已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信息技术与实验整合过程中,教师角色的把握
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整合的过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角色也出现了根本性地转变,由“台前”走到了“幕后”,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以及评价过程,从而帮助学习者进行协作化学习。教师在整个过程的主要任务有:向学生呈现总体教学目标以及每个实验小组的任务告诉小组成员。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网络资源;如何通过网络工具与其他成员实现交互;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作相关记录,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展示成果,组织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信息技术条件下,知识不仅可以通过教师传授得到,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也可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业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