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中学实验课程整合» 正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实验课程整合

[10-15 15:41:4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教育教学   阅读:8252

导读:分析总结:本案例的可取之处在于恰当地、适时地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弥补丁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同时又特别强调实验观察的重要作用,并没有简单地用动态图像代替波的叠加分析,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分析波的叠加原理,较好地体现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交流三个方面实现教学目标。这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极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的潜力,使一些传统实验手段无法表现或无法仔细观察到的细微之处表现无遗。本节课将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教学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表现在学生搜集资料、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演示等多方面,使课堂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手段多样化。这种教学模式,既利用了信息技术的特长,又体现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优势,有利于在课堂中实现双向交流、应对学生的操作全过程,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验课程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通过整合得到较好发挥。整合教学使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应用,提高了教与学的质量,使得教育资源得到崇发挥,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是整和过程中信息技表现力的充分体现。2.3在信

信息技术与中学实验课程整合,标签: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http://www.xxk123.com

分析总结:本案例的可取之处在于恰当地、适时地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弥补丁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同时又特别强调实验观察的重要作用,并没有简单地用动态图像代替波的叠加分析,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分析波的叠加原理,较好地体现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交流三个方面实现教学目标。这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极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的潜力,使一些传统实验手段无法表现或无法仔细观察到的细微之处表现无遗。

本节课将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教学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表现在学生搜集资料、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演示等多方面,使课堂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手段多样化。这种教学模式,既利用了信息技术的特长,又体现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优势,有利于在课堂中实现双向交流、应对学生的操作全过程,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验课程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通过整合得到较好发挥。整合教学使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应用,提高了教与学的质量,使得教育资源得到崇发挥,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是整和过程中信息技表现力的充分体现。

2.3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分为讲授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参观法等几种形式,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控制课堂的手段也已经发生变化。

2.3.1、实验教学讲授法的新变化

这是在复杂的实验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在某些复杂的实验中,如化学实验中氯气的制取,生物试验中小动物的解剖,以及物理实验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观察,这些实验基本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在课堂予以演示,只能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述予以实现。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病毋庸置疑:缺乏直观性,形象性,不利于学生的感性思维发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却可以将此类较难观察的实验变抽象为具体,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媒体的演示,较好的呈现教学内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3.2实验教学谈话法的新变化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已经积累的实验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得实验课程的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在实验课程进行中的实现形式更加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实现实验教学的即时评价,也可以进行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畅所欲言,以得到更好的实验教学。但更多的是利用邮件形式,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教师还可以将实验谈话的规模加以夸大,让学生通过电子公告板的形式,实现师生间的双流。

2.3.3、实验教学演示法及参观法的新变化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设计教学演示或者参观以得到对课堂教学有益补充的目的,社区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是校内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这是我们以往常常忽视的一类教学资源。化学实验教学的社区资源主要包括:社区图:幅馆、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化工厂、农村、家庭等。比如化学实验中对某一问题的理解通常要走进化工厂才能获得更切身俄体会,在中学物理实验学习中如对动量的理解,通常需要去诸如河边去观察小船的运动等。在文科教学中也有时要设计课外实验,或者播放相关的教学录像,这些都是设计教学情景,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方式,以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却可以节省教学开支,将实验环境用教学录像或者动画地形式,加以模拟,这样不仅减少教学时间,缩减教学开支,还可以节省教学资源浪费,不必为实验现场的疑难教学费心,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在传统实验教学中的练习法也因为信息技术的引入而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使得在线练习成为可能,并形成交互,这更强调环境建构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传统情况下由学生机械的作练习题。

3.实验教学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

3.1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实验课件设计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变化,它认为人的大脑是一个黑箱,对黑箱的内部我们一无所知,也没有必要去知道。行为主义反对人的大脑内部进行研究,只重视外部的输入和反应,也就是给予一个刺激,人就要作相应的反应,从这些反应中,选出我们所需要的进行强化,从而使学习者形成教育者所希望的行为,所以行为主义认为把学习者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里,给他以特别的刺激,当他作出明确反应时学习就发生了,该理论强调刺激、反应和强化。在上面理论指导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CAI课件设计提供的设计原则是:①接近原则,即反应必须在刺激之后立即出现;②重复原则,重复练习能加强学习和促进记忆。③反馈与强化原则。与反应正确性有关的信息可以促进学习。④提示及其衰减原则。在减少提示的情况下,朝着期望的反应引导学生,从而完成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总结报告 - 教育教学
前一篇:一(1)班主题班会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