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外阅读应该有切实的指导
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课外阅读的量的要求,但并没有明确课外阅读实施的时间,这就很容易使课外阅读落不到实处。从华语地区的课程标准来看,台湾地区的国民小学、国民中学都对实施的时间做了具体的规定。小学二、三至六年级“作文每学期以十次为原则,未写作的周次,应联络读书教材,研讨作文方法,指导课外读物”,香港特区的语文课程纲要也明确提出了“课外导读”实施的时间,新加坡未对实施时间做硬性的规定,但也在实施方法中提出,“如每两周利用一节华文课”向学生介绍阅读的方法和重点”。美国则开辟了专门的阅读作业室,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中工作。
课外阅读指导课不能上成课内阅读课,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
3、应该倡导广泛的、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
阅读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从不会读书到“自能读书”,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实现,很长时间以来,阅读教育中课本被当作唯一的材料。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充分开发和挖掘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架、家庭和社区等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可以较好的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
二、亲近母语实验的目标
通过儿童阅读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亲近母语、热爱母语。
1、落实课标中关于阅读的指标,建设优质、保量的“亲近母语”课外阅读课程。
2、整合课内外阅读课程,探索建立“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课程体系;
3、推进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架的建设,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充分挖掘社区阅读教育资源,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加强阅读指导。
三、亲近母语实验的发展阶段概述
扬州是一个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市的课外阅读实验已经开展多年,亲近母语实验是在多年实验工作的积累中孕育和开展的,凝聚了扬州小语界两代人的努力和心血,扬州市的课外阅读实验大致可以分为分成四个阶段:
(一)古诗文辅读实验阶段
从19xx年开始,在陈秉章老师的^领`导下,我市就开展了古诗文辅读实验,仪征实验小学10多来一直坚持实验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扬州市很多学校也开展了这项实验。
(二)语文课外活动最优化实验阶段
19xx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公布后,在文睿老师的主持下,我市教研室在三所学校进行“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最优化”的实验,编写和出版了《课外阅读文萃》,将古诗文分解到各个年级要求学生记诵,从增强阅读量和背诵两个方面深入进行实验和研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 “亲近母语”课外阅读教材实验阶段
20xx年新大纲颁布后,5月我市成立“亲近母语”课外阅读教材实验课题组,20xx年8月市教委教研室正式下发了20xx年第50号文件,成立了以主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实验^领`导小组。20xx年9月本课题被省教委批准列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四期重点课题。并在所属县市28所学校进行实验,在取得初步成果后,20xx年11月,市教研室又成立了以特级教师和教研员为主要成员的实验指导小组,将课题活动管理纳入了大市的教研计划,并在72个实验学校深入开展了课外阅读实验,所有实验学校每周从地方课时中拿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使用《亲近母语》读本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市教研室举办了第一次课题研讨会,和一系列专题调研活动,在全市掀起了一个研究课外阅读、探讨课标环境下新阅读课程构建的热潮,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亲近母语”阅读课程构建的理论和实践阶段
从20xx年春季起,实验课题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开始明确思路,实验向纵深拓展,课题组进一步明确了实验框架,并重新申报了国家级课题, 20xx年11月课题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实验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础上,不少实验学校结合扬州市建设书香城市的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了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社区的各项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随着亲近母语阅读节的开幕,各县市区、各实验学校积极响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一个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正在扬州逐渐形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