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丰富的地理资源:①罗家角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xx年11月至于19xx年1月考古发现4个文化层,获小件器物794件,陶片5万多斤,最使世人瞩目的是第三、四层中出土的156粒稻,经鉴定距今7040±1xx年。②营盘头是清乾隆十六年(17xx年),一为体察民情,二为游山玩水,让沿途运河边建造的行宫,富丽堂皇。③战国时期吴、越争霸之地垒石为门的垒石弄使人浮想联翩。
 
2、名人辈出。现代著名画家,漫画宗师、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诞生于石门湾,丰子恺青少年时期故事,丰子恺的为人处事,丰子恺的艺术成就,被世人后传颂、敬仰。红军女将领、中国第一代纺织部长张瑾秋,她也出生在石门,就读于石门振华女校,她的事迹会给我们后人予鼓励。
 
3、多样的民俗风情。石门清明名堂多,我们将传承和感悟即将灭绝的一些清明节礼仪风俗。蓝印花布与丰同裕染坊,更让同学体验蓝印花布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现代的布艺工艺品。
 
4、积淀丰厚的石门文化。曾来石门做官或过经石门的文人墨客,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分别描绘和赞美历时石门,还有一些有名的“谚语”和广泛传诵的顺口溜,使我们百读为厌。罗家角遗址的千年积淀,足让我们后人探究体验。
 
三、开展“以校为本” 的乡土校本课程实施
    要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的增长点,我们深切感到,要确保这些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见效,我们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经历一种研究体验,必须研究学校的特色需要、学校的教师的条件、学生的特长需要。研究校本课程实施“以校为本”。
1、创设情境,问题启发。创设情境,无疑会充分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受到教育,得到进步。如在《张琴秋与石门振华女校》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利用网络查到了很多关于张琴秋的故事,其中有相当多的资料都称张琴秋为“红军唯一的女师长”,但在小组交流中,有的同学提出:他们小组在图书馆查到的资料中没有称张琴秋为“红军唯一的女师长”,而是“妇女独立团”团长。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教师让学生再去找相关的材料证明自己作的结论是否正确。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考证,学生们终于搞清楚了。原来在建党80周年前夕,北京一家著名报纸在“80位^共******员的故事”中,称张琴秋为“红军唯一的女师长”。因此网上也就查到了很多关于她是“女师长”的信息。但这是不准确的,张琴秋并未担任过其所说的“妇女独立师”的“师长”,而是“妇女独立团”团长。但她后来所担任的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一职,却远远高于师长。在活动中,学生们也因此亲自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种种关系,真正感到自己的进步。
2、动手操作,感悟体验。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让学生去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获得最真实的感悟与体验。比如在《家乡的杭白菊》这一内容学习中,教师为让学生了解杭白菊的生长过程时,组织学生与菊农一起种种杭白菊,并自己利用门前屋后的闲地,种上几株菊花,从中观察菊花的生长过程。这让生活在农村中的学生在活动中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有的饶有兴趣地讲解杭白菊的种植过程,有的则用图画的方法来表示,通俗易懂,还有的学生把镇上的同学请到了自家菊花地里,请父母亲讲解……要知道这些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一般。活动后问孩子们收获最大的是什么,他们回答是:“这样的活动能让我们增强信心,整个活动过程非常快乐,我们喜欢”。 
3、调查寻访,亲身实践。在活动中,我们邀请当地的老前辈为学生作辅导,走访原石门镇志办的同志,镇里分管宣传的^领`导、文化站的同志以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学校资源,我们的教师学生多次上桐乡图书馆,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室、桐乡博物馆、丰子恺漫画馆、石门文化站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求知,在调查与走访中体验感悟。如《消逝的石门古迹》一课,我们组织学生到老农家去访问,收集已消逝的石门古迹有资料,又请退休教师来学校作专题讲座方法,还动员全体学生分散到各村去采访所要的资料。又如《寻觅千年古弄——磊石弄》一课,教师让学生去实地考察现在的垒石弄,并组织要求学生对石门镇的弄进行了一次调查,“测量出弄的长与宽”,“描绘弄的路面情况”等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