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校本教研—论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正文

—论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校本教研   阅读:8812

导读:    由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不免带来普遍适用性和较长的周期性,所以难以反映学校的特殊性,也不能及时吸纳新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这种课程与社会生活的不相适应性,一直是学校教育力图克服的—个难题,而高职校本课程在这方面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1.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符合教育规律    从三级课程管理来理解,国家和地方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考查、普通高中学生^高~考、初中生中考(3 2)、社会上有一定学历的待业青年等来到高职院学习,学生群体的多样性造成依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难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而这些发展需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产业产生,如IT业的兴起,产生了网络课堂,现代教育技术进一

—论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由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不免带来普遍适用性和较长的周期性,所以难以反映学校的特殊性,也不能及时吸纳新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这种课程与社会生活的不相适应性,一直是学校教育力图克服的—个难题,而高职校本课程在这方面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1.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符合教育规律

    从三级课程管理来理解,国家和地方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考查、普通高中学生^高~考、初中生中考(3 2)、社会上有一定学历的待业青年等来到高职院学习,学生群体的多样性造成依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难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而这些发展需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产业产生,如IT业的兴起,产生了网络课堂,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提升;经济建设的多元化产生了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新的电子商务、证券投资、物流产业产生和发展,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紧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利用校本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專家

    二级课堂管理政策赋予了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自主权力,因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必须是教师。学校教师之外的其他机构和人员,可以参与协助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但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工作。

    高职教师要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首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即不但要有其深厚的专业功底,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缩短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丰富对学生的情感同时也有助于增进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理解,从而更加富有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3.高职校本课程开发要善于整合课程资源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课程素材性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创新、问题、闲惑、活动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课程条件性资源有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高职校本课程开发要更加善于利用当地社区、联办企业和学校师生中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反映学生实际生活。

    校本课程资源整体整合中,要特别强调文理渗透,加大人文课程的整合,将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等课程整合到工科类专业,将天体运动学、生物学、材料学、运动学等整合到文科类专业,使其互相融洽,相得益彰。

    4.校本课程与实训课、选修课的关系

    “课”、“学科”只是“课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我们不能说“课程”就是“课”和“学科”,但“课程”要落到实处,确实离不开“课”或“学科”等形式。如果要促使“课”和“学科”具有“课程”意义,就必须确定“课”、“学科”对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确定这些“课”、“学科”自身的合理结构以及与其他“课”、“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可见,校本实训课程和选修课程一定要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需要。首先必须合理的论证和设计,这样才能归人校本课程,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精神层、制度层、器物层共同发挥作用,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校本隐性课程。

    5.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各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日标和内容都有其特殊性,其开发过程中必须广泛吸纳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家长、政府部门人员、企业行业專家及管理者等参与。首先成立校本课程委员会,此为必要的组织保证,也是提供支持和服务,增进交流^对`话;同时要进行现状分析,包括需求评估、资源调查和问题反思等环节,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拟定目标,把校本课程与学校目标紧密结合;然后编制校本课程方案,学校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置于学校课程计划之中来规划,最后将校本课程付诸实施并不断评价修改完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
《—论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