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链接了“中国共青团”、“民族魂”、“教育信息网”、“中国园丁网”等教育网站,为我们进行传
统教育提供了便利。很多班会都充分利用了这些链接,丰富了班会内容。通过这一实践,我们发现,较传
统模式下的班会,学生的热情高涨,课堂容量大了,教育深度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更充分。
再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比如网上竞猜、网页大赛、检索比赛等,还
利用网络来进行课题研究,通过特定的题目引导学生光顾健康的网站,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使活动
的知识容量大大地提高,又可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更直观、更感性的知识和体验,使活动的形式更加
新颖,活动时积极参与,活动后的体验更加深刻。
3. 班级网页内容构建是网络德育在班级管理中软着陆的基础
开展网络德育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构建班级网页内容,使之成为学生的网上俱乐部,成为网络德育工
作的平台。班级主页,由班里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由学生制作,学生维护,既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又体现
了学生的风格。在班级网页设计中,可根据班级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设置栏目,如:
[班级档案] 建立全班学生的基本资料库、学生电子档案、班级荣辱录(班级资料)等。
[班级瞭望窗] 将每日卫生、纪律、作风仪表等班务情况公布并进行评比。
[七嘴八舌] 学生自由发表对各项班务工作的看法,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疑
难问题,供学生自由讨论。
[网上主题班会] 调动学生根据不同的班会主题,一起动手搜集资料、制作主题网页或
班会课件,可辅助或代替传统主题班会形式,丰富班会内容,增强班级德育活动的实践性。
[班主任信箱] 班主任与学生通过Email对班级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及学生个别问题及时
交流、辅导。
还有诸如班级简介、班级公约、班级目标、学习园地、知识窗、团员之家等。学生也
可根据自己的思想实际和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个人网页,可设计个人
理想、个人小档案、特长展示、我喜爱的歌和文章等栏目,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
己知识度,同时又使自己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网络化班级管理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体现了班主任与学生作为班级管理参与者的平等性和民主性,激发了学生主体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热情,
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4.个性化服务是网络德育在班级管理中软着陆的条件
网络德育的魅力在于个性化服务。网上的各种各样的宣传、广告以及^***内容等,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
没有一个是真正为青少年成长着想的。当青少年现实生活中有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找到我们,
请求帮助。因此,个性化服务成为网络德育在班级管理中软着陆的重要条件。
时下由于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和由此而滋生的种种网络综合症也无不存在,长时间的人机交互^对`话,使学
生思想和性格都发生障碍,由此班主任更应处处关心和爱护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以集体活动等形
成来丰富学生生活,改变其一味的网络生活方式,同时可借助电脑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等,来发展个体
的健康。充分利用网络,可打通师生间的又一条交流通道。例如,班主任将自己的电子邮箱告诉同学们后
,很快收到一位女生发来的E-mail,在信中她讲述了自己在与男生交往中遇到的说不清的难题,并且明确
表示:“如果没有电子邮箱,我是没有勇气当面向您讲述我的难题的,因为我不知怎样面对您的目光,感
谢您给了我一个述说的方式……”老师又以同样的方式给她回了一封长信,帮她解决了难题。这之后,这
名女生每隔几天就要给老师发封E-mail,谈谈心里话,老师也经常与她在网上交流,使学生的情绪日逐稳
定,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利用学校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转移到网络上来,抢占网络心理的新阵地,为学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