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倾吐烦恼、稳定情绪的空间,使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心育具有开放性、生动性和交互性。通过网络交
流,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和辅导,既发展个体健康,而且使自我隐私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深得学生的喜欢。
网络不仅是班主任和学生交流的又一条通道,也是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又一座桥梁。家访是教师、班主任
全面了解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的有效途径。但是,登门拜访式的或者电话式的家访形式有时受到种种因
素的限制,比如家长工作忙、不在家,学校与学生家庭住址相距较远,天气原因等。在附中的学生家庭,
多数拥有电脑,而且上网率较高,这就为充分运用网络进行家校互访提供了良好的前提。通过网络之间的
联系,建立班主任的聊天室窗口,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进行沟通,传递信息,向家长提供学
生在校情况的反馈,提出自己对家长和孩子的要求和建议。家长也可以通过孩子的窗口或者通过自己的网
络发送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表现情况给班主任。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缩短空间距离,时间上的随意性,情况
反馈的及时性等,缩小了家访的时间控制,网络成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唾手可得”的信息沟通渠
道。
开展网络德育,我还组织学生编写了一本网络技术道德教材,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这本教材,每周1至2个
课时。教材里列举了“遭遇^***网站该怎么办”、“如何看待‘黑客’”、“网络游戏是不是电子海洛因
”等问题,并通过内容丰富的案例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
德观。如何抵制网络不文明行为,也是这门课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不少网络“防身术”
。例如,上网聊天不要暴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不要轻易与网友见面,学会使用软件对付“黑客”袭击,如
何过滤不健康网站等。
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
育前景非常乐观,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作为国家未来的下一代肩负着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他们需要掌握住这条未来竞争的生命线,必须能
够从现在开始了解它,正确操纵它。这就需要更多的德育工作者参与进来,认真研究,探讨和利用网络技
术,在网络上开辟学校德育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