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及开发实施» 正文

—校本课程及开发实施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校本教研   阅读:8267

导读:校本课程及开发实施     我国传统课程实施中重视提供给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各种信息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基本处于一种相对被动和封闭的学习环境中,教学活动过程局限于校园及课堂里,学生缺少了解和体验社会的机会;强调课程推进的整齐划一,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及学生能力的差异。在以学科为中心构建的课程体系中,各门学科分头推行,容易造成学科的孤立与分割,知识综合难以实现,不利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挫伤。     校本课程这一全新课程理念能针对这一情况,分别在不同学习时期安排不同的课程,综合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多元主动及创造性的思维。通过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知识的生成与发现,消除学科的人为隔阂,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活动及交往能力;通过探究、操作、观察等多种学习方式,亲自去体验,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

—校本课程及开发实施,标签: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http://www.xxk123.com


校本课程及开发实施

 

    我国传统课程实施中重视提供给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各种信息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基本处于一种相对被动和封闭的学习环境中,教学活动过程局限于校园及课堂里,学生缺少了解和体验社会的机会;强调课程推进的整齐划一,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及学生能力的差异。在以学科为中心构建的课程体系中,各门学科分头推行,容易造成学科的孤立与分割,知识综合难以实现,不利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挫伤。

 

    校本课程这一全新课程理念能针对这一情况,分别在不同学习时期安排不同的课程,综合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多元主动及创造性的思维。通过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知识的生成与发现,消除学科的人为隔阂,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活动及交往能力;通过探究、操作、观察等多种学习方式,亲自去体验,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及自我的责任感,形成对自然、社会及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主动探索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这一概念虽是泊来品,但在内涵上却有极浓的中国本土特色。在我国,课程决策权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行政机构之间的有效分配形成统一的国家课程、带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及极具有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各种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社区和学校各种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关于校本课程的内涵,我国学术界有两种相近的观点:(1)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再加工、再创造,而这种加工和创造使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与需要。(2)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在无干扰状态下自主开发和设计的课程,即学校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考虑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但是,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任意作为,它还必须考虑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诸如国家教育方针、基础教育的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及学生的需要等等。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基于对校本课程内涵的不同理解,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也有两种不同观点:其一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所有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即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度的适应性改编;其二是在课程计划中预留12%-25%的余地让学校自主进行新课程的开发。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论持何种观点,均应考虑如下问题:第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是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提高课程的实际效用,而不应该流于形式;第二,相对松散的校本课程与严整的国家及地方课程各有优劣,故在操作层面不应厚此薄彼,而应审时度势,在不同时期因不同需要有所侧重;第三,应努力在三级课程开发中寻求一种动态平衡,以期找到课程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和生长点,从而促进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层面,应有如下的理念:

 

1、 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从三级课程体系来看,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特殊的发展需要,而校本课程的灵活多样性恰恰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这正是校本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所在。所以,校本课程一定要基于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不拘一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需求进行评估和研究,并尽可能地在课程层面予以满足,否则就背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

 

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1] [2] [3]  下一页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