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让每节课堂为养成教育践行
    新课程理念告诉人们,课堂上教师、学生与教育资源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一切情景都是生成性课程。因此,教师在一切课堂上展开养成教育渗透,都具有新课程的性质,必须具备多种功能。我们要求在课堂教育的互动中培养学生,提高自己,特别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胜任未来需要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人格魅力。
    5、让每位教师为养成教育示范
    加里宁说:“世界上任何人没有孩子的眼睛精细、敏锐对于人的心理上的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教师工作具有强烈的示范性,特别是对学生,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今天的举动,有可能会变成学生明天的行为。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个性魅力。
   (四)理念是管理之源
    凡事管则立,松则废。再先进的办学理念,缺乏有效的管理,也只会成为一纸空文,只有管理到位,才能使办学理念贯彻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教师教育教学的行动之中。我们细化管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使校园成为学生成人、成才的“摇篮”,不断向管理要效度,切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服务,不使我们的办学理念成为“空中楼阁”,让办学理念成为管理的源头活水。
    管理队伍是办学理念的^领`导者、监督者,更是践行人,我们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必须以办学理念武装头脑,深入骨髓,用办学理念的标准衡量、评价自己的工作,用办学理念指导检查教师工作,形成了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的局面。
    一个合格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长久地照耀学生人生的道路,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成为照耀学生人生道路的明灯,不断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发现他们纯朴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美丽宽广的胸怀。
    在细化教师管理工作中,我们做到了:第一是落实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营养的保证。第二是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第三是狠抓班级建设和团队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我们力争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家园”。
    我们坚持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的负责,特别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并建立了长效机制,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逐步完善,逐步系统规范,坚持刚性管理和人性操作相结合的宗旨,不断提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学校出台的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都要紧紧依据办学理念,执行办学理念。
    校园环境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有益的拓展、延伸,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坚持既因校而置,又因生而设,既要体现学校特色,又要服务办学理念,要让优雅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熏陶、感召学生。同时,我们不断加强后勤管理,规范财务管理,不断加大校务公开的力度,让民主和谐的氛围,紧张有序的秩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管理的艺术就是人的艺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并在精细化管理中深化办学理念,在实践办学理念中强化精细管理,不断在精细化管理上做文章,在践行办学理念上下功夫。
相关链接>>>呼唤校本教研员 
相关链接>>>不妨多夸夸老师们  
相关链接>>>“歪”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关链接>>>评价之“道” 
相关链接>>>重压之下教师成长有隐忧
Tag: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教学资料 - 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