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课题研究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正文

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03-16 15:39:42]   来源:http://www.xxk123.com  课题研究   阅读:8509

导读:教师随笔1:“巨人也好,侏儒也罢,其志气乃表现在一尺的脸上;一尺脸上的志气则尽收在一寸的眼睛中。”当你抓住了学生的眼睛,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灵,就抓住了学生的倾听的心。数学课上,当我发现学生的眼睛没有灵动的时候,我就请他重复老师的见解和同学的发言,这时候痛苦将会从他的眼神中闪现出来,我会问,你为什么回答不出来?学生无语或告诉我说没有听。契机已到,提示倾听要求和重要性。正如学生说道:老师眼睛好尖哦,我有没有说话,他都知道我没有倾听。只要不听就会出洋相,我怕老师的眼睛。5、坚持训练,学生知道了倾听要求后,采取一些特殊方法进行训练。比如“静坐聆听法”、 “倾听默写法”、“传话法”、“辨析法”。生1说:我通过“静坐聆听法”的训练,我听课时心静多了。生2说:我通过“倾听默写法”的训练,我听课听得更加完整。生3说:我通过“传话法”的训练,我听课是更加细心。生4说:我通过“辨析法”的训练,我善于寻找别人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思考问题更有深度。三、监督持行:监督是走向成功的法宝,让老师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师生互相监督。在监督中前行,在监督中成长。1、教与学是相互依

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标签: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http://www.xxk123.com

教师随笔1:  

“巨人也好,侏儒也罢,其志气乃表现在一尺的脸上;一尺脸上的志气则尽收在一寸的眼睛中。”当你抓住了学生的眼睛,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灵,就抓住了学生的倾听的心。  

数学课上,当我发现学生的眼睛没有灵动的时候,我就请他重复老师的见解和同学的发言,这时候痛苦将会从他的眼神中闪现出来,我会问,你为什么回答不出来?学生无语或告诉我说没有听。契机已到,提示倾听要求和重要性。  

正如学生说道:老师眼睛好尖哦,我有没有说话,他都知道我没有倾听。只要不听就会出洋相,我怕老师的眼睛。  

5、坚持训练,学生知道了倾听要求后,采取一些特殊方法进行训练。比如“静坐聆听法”、 “倾听默写法”、“传话法”、“辨析法”。  

生1说:我通过“静坐聆听法”的训练,我听课时心静多了。  

生2说:我通过“倾听默写法”的训练,我听课听得更加完整。  

生3说:我通过“传话法”的训练,我听课是更加细心。  

生4说:我通过“辨析法”的训练,我善于寻找别人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思考问题更有深度。  

三、监督持行:监督是走向成功的法宝,让老师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师生互相监督。在监督中前行,在监督中成长。  

1、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的因素影响学的因素,学的因素影响教的因素。只有双方和谐统一,才会大到最佳教与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时时督查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随笔1  

教师引导,让学生出现心理偏差  

在平时的上课及听课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能说给老师听听吗?”虽然老师觉得这是小事,不在意,可我认为教师错误的引导无意中也在暗示学生回答问题是为了给老师听,所以用不着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至少不会向听老师说话这般认真。再如教师这样评价学生“你说的不对。”“你的理解力真差。”“你真笨。”……教师诸如此类不恰当的评价语言无形中对学生是一种心理伤害,他们还愿意认真听吗?长期以来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倾 听态度、习惯、效果。  

教师随笔2  

教师学会倾听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所以孩子发言时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不要扰乱学生的思路。发完言后,再一一评价,此时孩子也会平静下来认真倾听评价并进行反思。  

2、学生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内因,内因的潜能是无限,只有激活内因,自主倾听,才会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监督检查课堂上倾听的行为好效果。让学生常反思倾听是进步还是后退,主要看自己在倾听时思考的深度和是否听懂。  

【镜头二】《估算》   

……教师展开单车挂图。  

师:“你们估估要多少钱?”  

( 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观点。)  

生1:“200元。”  

师:“不对,比200元多得多。”  

生2:“1000元。”  

( 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师:“不对,比1000元少多了。”  

生3(迫不及待得):“1000元。  

学生反思1  

      我为什么犯这样的错误,前面同学再讲的时候,我在想别的事情,注意力不集中,也没有认真思考,所以犯下这样的错误。  

                                    黄鑫雨  

3、三个班的老师相互听课并进行调查反思,师生互相监督,改变“听课等于倾听、在听等于会听、甲听等于乙听、生听等于师听”等几种误区.  

调查记录:师生之间互相交流。  

误区一:听课=倾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