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给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以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语言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学生的学却是为了将来学得更好。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自学)的有效途径。
生活识字一定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成“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在课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在生活中同样适用,如:
借助拼音识字。汉语拼音是识字、正音的工具。新教材虽然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降低了,但拼音的作用丝毫没有改变,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拼读方法后,就可以借助拼音进行识字,借助拼音查字典,阅读拼音报,扩大识字范围。
加笔画和加偏旁的方法。如?:“?十”加一撇变“千”;“口”?加禾字旁变“和”;“门”加口变“问”,加日变“间”等。?
利用换偏旁的方法。如:“地”字的土字旁换成女字旁是“她”。
利用偏旁想字义。如:看到三点水旁表示和“水”有关?,?看到女字旁表示和“女性”有关等。?
三、小锦囊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识字效率,在识字课上,我们把识字变成了学多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的识字量在二十个左右。从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我们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自主地、愉快地识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开火车。
在基本完成识字任务后进行游戏,按照小组或座位快速念出一个个亮出的字。这样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在快乐中学生字。
2、猜谜语、编谜语。
老师准备多种字谜,同时也发动学生开动脑筋搜集或自编字谜。例如,什么圆圆像盘子(日),什么弯弯像小船(月),什么清清哗哗流(水),一个人(大),两个人(天),学生编的谜语五花八门。有的比老师还说得好,如:“两人坐在土堆上(坐)”、“禾苗着火了(秋)”、“三人看日出(春)”、“四口同咬一只犬(器)”……
3、“我当小老师”。
经过准备后,学生按照老师平时的教学方法教生字。这是一个“生生互动”的游戏,既适合巩固复习,也适合学习生字。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逐步学习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有了错误,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
4、摘果子。
每四人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拿一个小竹篮,写着一个偏旁部首,让代表到果树上摘下写着与它相同偏旁的字的果子形卡片放在篮子里。如《语文园地》二的“我会找”和《语文园地》三的“读读画画”则可以用这种活动,篮子里是“艹”就把草、花、苗、蓝摘下,是“扌”就摘下拉、排、报、把、打、拍、拔,是“足”就摘下跟、跑、跳等。是“氵”就摘下江、河、流、沙、游、漂,是“辶”就摘下过、送、近、还。
5、添减笔画游戏。
学习汉字的过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有规律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采取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例如:“大”加一笔变成(天、太);“天”减一笔变成(大);“用”减一笔变成(月);“日”加一笔变成(目、旦、白、旧、由、甲、田、申、电),其中有不少是课外识字,多不简单啊!
6、“变部首小魔术”。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汉字还是形声字,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如“青”字加上三点水就是“清”,问“这个‘清’字跟什么有关?表示什么意思?”又如“也”字加“土”就是“地”,加“イ”就是“他”,加“女”就是“她”。学生学习这类汉字的积极性很高,常常在学生字的同时,既复习了部分旧字,也学会了一连串的新字,学生对这种“熟字加偏旁(部首)”的识字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7、用多种形式再现生字。
我采取以下的多种方法:(1)出示生字,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学(猜一猜、拼一拼、查一查、问一问等),然后小组学习,不会读的互相帮助,最后开火车读。(2)各种形式比赛读。(3)找字卡: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找出字卡展示;或者,两个小朋友我读一个你找,你读一个我找。(4)看画贴词语:把词语贴到图画中相应的事物上。(5)我比划,你来猜:根据表演动作,说出相关词语。(6)自制生字卡片。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强化记忆。在家由家长抽读,在校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相互游戏抽读、互测、互评,巩固生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