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课题研究《快乐识字》课题研究» 正文

《快乐识字》课题研究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课题研究   阅读:8547

导读: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规律,把握这些规律,就能实现“多识字、快识字”的目标。1、“图————字”对照,学习象形、指事字利用象形、指事字与“图像”有联系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常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与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2、分析“部件”,学习会意字 在教学会意字时,我们常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编故事或做动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如教学“看”时,可以告诉学生,“眝”就是一只手,然后让一个学生将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动作,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看”的字形。3、形声归类,学习形声字据统计,在汉字中,形声字约占74%。利用形声字“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的联系,采用形声归类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识记大部分汉字。形旁归类有同一种形旁的字往往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如衣字旁的字都与布、服装有关。声旁归类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因而,需经常进行归类复习。如学习“晴”字之后,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青”

《快乐识字》课题研究,标签: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http://www.xxk123.com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规律,把握这些规律,就能实现“多识字、快识字”的目标。

1、“图————字”对照,学习象形、指事字利用象形、指事字与“图像”有联系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常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与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2、分析“部件”,学习会意字
 在教学会意字时,我们常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编故事或做动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如教学“看”时,可以告诉学生,“眝”就是一只手,然后让一个学生将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动作,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看”的字形。

3、形声归类,学习形声字
据统计,在汉字中,形声字约占74%。利用形声字“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的联系,采用形声归类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识记大部分汉字。

形旁归类

有同一种形旁的字往往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如衣字旁的字都与布、服装有关。

声旁归类

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因而,需经常进行归类复习。如学习“晴”字之后,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青”的字+清、睛、请、蜻,,帮助他们编顺口溜归类: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说话用请,目是眼睛,昆虫蜻蜓。
 实践证明,针对汉字特点,把握造字规律,不仅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深刻,降低回生率。
    三、在阅读中识字、以识字提高阅读
    儿童识字阅读分为三个阶段:识字读书,同步进行,偏重识字;识字读书,交替进行,双管齐下;读书识字,齐头并进,偏重读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第一、二阶段的教学。在教学时,应把握这个尺度。在新教材中,阅读内容多为诗歌和童话故事。这样的选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阅读,学生可在阅读中依据语言环境中识字,并从阅读中了解字义,并由此来教学生学词语、学句子。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识字量。而且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在阅读事物中不断地巩固、重复所认识的字、理解字义和认识新字。教师可向他们推荐相应的有趣的拼音读物:《幼儿古诗》、《儿童诗歌》、《安格生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等,在班上定期举办故事会、朗诵比赛。并以多种形式奖励那些多读书的学生。这样,儿童既会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
    四、构建开放识字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还须构建开放的识字教学体系,将识字与阅读、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1、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机是6-12岁,而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语言的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因而在小学一二年级,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将主要精力放在攻克汉字上,而应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识字的同时接触大量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书面语言营养,及时开发其语言潜能,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读儿歌识字。儿歌生动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儿童十分喜欢。在入学教育、拼音教学及看图识字教学中,我们采用补充儿歌的方式,让学生听儿歌、背儿歌、读儿歌,利用学生的无意记忆识字。就这样,学生在背儿歌中积累了语言,在读儿歌中认识了汉字,在圈圈画画中巩固了汉语拼音,可谓一举三得。
     3、读故事识字。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因而,在识字教学中,可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组织教学。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激发了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让他们带着一些问题反复听故事,听懂内容,听熟语言。然后,让每个学生自己试着讲故事,讲给同桌听,讲给好朋友听,讲给大家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将故事的语言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丰富了语言仓库,并将故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生字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认读。实践证明,读儿歌识字、讲故事识字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释放孩子们语文学习的潜能,也为孩子们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资料 - 课题研究
《《快乐识字》课题研究》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