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我们高兴的是,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越来越高,识字的方法也适用的越来越灵活,孩子们都有主动识字的行动,并非常愿意把自己认识的字展示给大家。看着孩子们汉字宝库里的宝石越积越多,我们对今后的识字教学更加充满信心。
第四阶段 ———— 《我识字,我快乐》计划
一、精彩纷呈的识字方法:
1、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使识字精彩起来。
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点,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教学中,教师授之以“渔”,抓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例如:人教版第一册识字(一)第2课《口 耳 目》这一课全是象形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和图片的关系,在对比中发现规律,这些字和图很相像,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识记。又如:识字(一)第4课《操场上》有很多形声字,球、拍、跑、响、课等,告诉学生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许多字,逐渐过渡到能根据形旁去推测字义。
另外,还有会意法、联想法、比较法等等,结合课文,教师自然渗透这些方法,学生通过自主的识字逐渐领悟。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这样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实践中会逐步提高,兴趣也会越来越浓,感受到创造带来的快乐。
2、个性化选择识字方法,使识字活起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的学前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已经认识了一些字,多的到200字左右,有的孩子却是一张白纸,而且孩子先天智力发育也有不同。因此我们将不断的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有的孩子学前有基础,表现欲强,就让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小老师,小学生都兴趣盎然;有的孩子喜欢找小伙伴一起识字,在交流中提高能力;有的喜欢读儿歌、故事,那就在语言环境中巩固;有的喜欢抄写;有的善于联想……只要学生能够尽快地记住汉字,方法不求统一。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就不会觉得厌倦,而是一种乐趣,一种心里需求的满足。
3、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使识字乐起来。
低年级学生都喜欢游戏,在这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汉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汉字的趣文、故事举不胜举,学生听了这些故事、趣文不由自主地对汉字产生了好奇心,同时经常开展以下一些游戏,学生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例如 猜字谜:教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逐渐地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观察字谜,展开联想,和同学合作或者独自创编字谜,让大家来猜,学生看到同学猜出或者猜不出自己的字谜都会开心地大笑,因为他感受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同学们创编的谜语各种各样,例如:一人在云端走(会);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王小姐、白小姐坐在石头上(碧)…… 另外还有编儿歌、编故事、摘苹果、走迷宫、送生字宝宝回家,给生字宝宝找朋友等等。
4、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加强巩固。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无意识记强于有意识记,记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容易忘记,而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会用,不管这个字出现在什么地方都能认识,当要表达意思需要用这个字时,也能准确地写出来。
教材中的儿歌、韵文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背下来,但是那些方块字并不见得也认得了。因此,我们将结合课文选择一些课外读物,订阅有拼音的小报,还可以自己创编一些儿歌、韵文引导学生阅读,使学过的汉字反复出现,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和这些字打照面。久而久之,在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实践,学生提高了理解能力,所学的字也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并且从小培养了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在阅读中尝到了乐趣,会更加主动地识字,也会在无意识中识更多的字。
二、将识字教学的精彩延续到课外生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