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讨论分段。一(1) 二(2~4) 三(5~7)
3、书写指导(1)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①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②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和适。
2、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了什么?
2、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观察课文中第二幅图,默读课文,想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层,第一层(2)概括介绍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层(3)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第三层(4)介绍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层内容。
a.指名读。b.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c“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层内容。
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a.指名读。b.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c.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d.除了介绍麋鹿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为什么?
f.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已经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再写是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g.引导体会。
④理解第三层内容。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比其它鹿类长;二是它每胎仅产一仔)
(2)学习第三段。
①指读课文。②出示"传奇",齐读。理解“传奇”:经历离奇,不同寻常。
③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3、配乐朗读二、三段。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2、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海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4)通过对课文二、三段的学习,我们对麋鹿已经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堂练习
(1)祟课后第5题。(2)交流复述方法。
①结合插图,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形及生活习性。
②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③要学习讲解员讲解的神情和语气。
3、练习复述
板书: 11 麋 鹿
(鹿科动物、繁殖能力低)
外形奇特(“四不像”) 传奇经历
教后记:
1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
1、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中描绘的风光、景色。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加深对两首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揭示课题,并介绍作者。(1)板书课题。(2)介绍作者。
范成大:南宋田园诗人。杜甫:唐朝著名爱国诗人。
2、自学课文。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圈出不理解的字或词,同座讨论,教师指导。
(3)练习说说诗的意思。
3、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拔
4、再读两首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四时田园杂兴》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你从哪里理解的。
(2)人们为什么如此辛荣?你体会到什么?
(3)朗读全诗。
(4)《望岳》这首诗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泰山的高大,神奇?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受?
(6)齐读《望岳》。
5、练习背诵两首诗。
习作3 扬子鳄
教学目标 :
1、 读懂习作要求,结合"读书卡片"系统、全面说明"鳄鱼"。
2、 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尤其是《麋鹿》的写法,写好鳄鱼。
3、 展开想象,多方面构思,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照顺序组织材料,将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具体。
难点:多方面构思,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观看有关鳄鱼的资料片。寻找有关鳄鱼的介绍,写成读书卡。
教学过程 :
一、 了解习作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