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乐曲表现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和生活的爱。
引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一-
提问:“他爱”的内容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听配乐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
三、指导精读其余部分
1.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动人心弦的乐曲?读读其他部分。
2.第1自然段。(1)播放"秀美的惠山"录像片断。
(2)交流:家乡美好风光对阿炳的熏陶。(3)指导读出美感。
3.第2自然段。
(1)交流:师父对阿炳的启迪和教海。(2)指导用启发、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好师父的话。
4.第3自然段。
(1)从“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等词语可看出他饱受穷困和疾病折磨。
(2)磨难并没能泯灭他对音乐、生活的热爱。所以“泯灭不了”、“热爱”、“向往”、“多么希望”等应重读,表现出阿炳同命运抗争的精神。(3)练习朗读,指名读:
5.第4自然段。
读读,想想,画画,议议语句的含义。
6.第6自然段。过渡: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作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齐读。
四、配乐朗读全文
板书: 6、二泉映月
倾吐————————情怀
(动人心弦) (积淀已久)
委婉连绵 赞叹…怀念…思索…
升腾跌宕 表达出……抒发了……
舒缓而又起伏 他爱……他爱……
恬静而又激荡 他爱……他爱……
教后记:
7、夜晚的实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 中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果如何?)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生字词,相机字音。喉咙 苍蝇 (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 薄膜 油漆 矿藏 领域 堵住 揭开 判断
(2)指名试渎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板书: 蝙蝠 斯帕拉捷)
4.指导分段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间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5.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人
同学们,若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
二、精读指导
1.理解第一段:(1)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产生好奇:一一---一
(2)交流。(板书:凭什么……) (3)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
(4)指导朗读。突出句中重点词语,渎好疑问的涪气,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来写?
2.理解第二段。实验的情况怎样?
(1)默读,思考:斯帕拉捷共做厂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交流。
(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刻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
(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交流,相机点拨。
(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写的?
(6)指导朗读。注意通过停顿体现出实验过程的层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