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正文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10-15 16:25:48]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696

导读:(4)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5)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6)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5、小结: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板书: 5 卢沟桥烽火敌 军 我 军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抱头鼠窜 英勇顽强教后记:6、二泉映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谱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3.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白[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 新课(出示坐落在"天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标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xxk123.com
(4)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5)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
(6)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
5、小结: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
板书: 5 卢沟桥烽火
敌 军 我 军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抱头鼠窜 英勇顽强
教后记:


6、二泉映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谱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白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 新课
(出示坐落在"天下第二泉"旁阿炳塑像的图片)你知道他是谁吗?
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你了解到哪些有关他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课题就是乐曲的曲名。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患病 搀扶 积淀 坎坷 哭泣泯灭 抒发 委婉
(2)指名读,指点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多音字。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自然段饿大概内容。
3.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父到二泉商月的情景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
第三段(第5、6自然段):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名曲。
4.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左窄右宽"饶"右-卜不要多"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创设情境。
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声拨动了饱受穷困和疾病折磨的阿炳的心弦。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畔回响起来了。
2.听二胡曲《二泉映月》。
3.你从音乐里听出了什么?用一句话简单说说感受。
4.阿炳用心演奏音乐,你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首名曲所体现的内容和意境?找出来,认真朗读体会。
二、指导精读第5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表现阿炳演奏二胡时的动作的语句,用"--"画出;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画出;找出琴声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用“( )”标出。小组讨沦。
2.交流表现写阿炳演奏二胡动作的语句。
(1)联系上下文说说对“倾吐”的理解。(2)阿炳要“倾吐”什么?通过什么“倾吐”?
3.交流描写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
(1)出示: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
①听音乐起始部分,想象相关画面,感受乐曲的“委婉连绵”,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
②交流:作者是如何把“委婉连绵”的音乐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又是如何把阿炳通过琴声要倾吐的情怀具体表现出来的?
③指导用徐缓、抒情的语调朗读,加深体会。自由读,女生读。
(2)出示: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可挡的力量,表达出……抒发了……
①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②欣赏音乐^***部分,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表达的感情。
③指导朗读,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势不可挡"的气势。自由读,男生读。
(3)出示: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①圈出表现这首乐曲特点的词语。朗读理解作者通过这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所表现的乐曲的丰富内涵。(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Tag: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前一篇:赤壁之战教案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