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再读词语。
⒉检查读书
⑴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和句子。
⑵分小组轮读,把课文读通顺。
㈢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⒈自由读课文,思考:第一个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⒉讨论交流。
㈣指导书写。
⒈出示:齐读。
⒉请学生说说这些字的间架结构有什么特点。
⒊师边讲解边示范:
⒋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二.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学"与"问"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二)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 出示:"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铺路石。
2. 指名读,齐读,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3. 请自由读课文第一、二两节,以哥白尼为例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4. 再读该句。
(三)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引读第三自然段。
2. 师: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
生:五彩缤纷的世界。
师:这个世界又怎样?小学生呢?有了问题可以怎样?又可以怎样?只要怎样?不管怎样?都可以?……都应该……古人说……(生略)
3. 同桌互相引读。
4. 指名一组试读。
(四)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 我们有问题时可以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我们还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请准备把沈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 指名讲故事。
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
4. 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五) 学习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读这段话。
2.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句话什么意思?
3. 齐读全段。
(六)总结全文。
1. 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2. 说一个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板书:
教后记:
板书:
教后记:
20.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 :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一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凭借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了解报纸的一般内容,阅读报纸的一般方法,读报的好处。教育学生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师述课文第一节内容,导入 新课。
(二)初读课文。
1. 自学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效果。
(1) 生字:佳肴yao
(2) 解释词语:充溢 佳肴 诚然 惊天动地 回肠荡气 层出不穷 诱惑 陶冶 良师益友 息息相通 受益终生
(3) 指名朗读课文。
(三)根据问题自学课文:
1.出示问题:
(4) 报纸上有魔力吗?为什么这么说?
(5) 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
(6) 该怎样读报呢?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
(7) 读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8) 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发呢?
2.生自学后,交流。
(四)课处延伸。
1. 你平时读报吗?爱读哪些报纸?
2. 选择你最近看过一则感兴趣的文章给大家介绍。
3. 生小组交流。
4. 集体交流。
板书:
教后记:
习作五
一.教学目标 :
1. 读懂《迎"六一"征稿启事》,弄清征文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
2. 根据征文启事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
3. 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
(一)揭题。
(二)指导学生读懂《迎"六一"征文启事》。
1. 让学生自读《迎"六一"征文启事》。
2. 思考:这则征文启事的要点:
(1) 题目(范围)是什么?
(2) 征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 参赛对象是什么人?
(4) 截稿日期是什么时候?
3. 学生阅读后回答。
(三)根据习作指导提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 指导审题:教师板书作文题后,启发提问:写谁?小能人可以在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的,也可以是在某个方面具有特长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