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正文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10-15 16:25:48]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696

导读: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说称郑和的船为"宝船"(要点:一是船大,二是船上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三是船上满载着丝绸、瓷器等货物。)⒉简单介绍郑和第一次远航所到的国家。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说说郑和率领的船队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板书:拜见国王、观看宝船、交换特产、互赠礼物)分组读书,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展开想象,加上动作和^对`话,把这个内容说具体。⒊航行中也充满了凶险。郑和遇到了哪些危险?又是这样克服的呢?指名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顽强精神来。(指名读、评读)⒋学到这里,谁能有自己的话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几个层次的意思合并起来说。同座练习,指名说说。㈢学习第二段齐读课文郑和下西洋意义重大,你从这段文字中看出了哪些重大意义?(1表示当时我国的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的顽强的探索精神。3、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4、促进了我国月亚非许多国家的友好交往。)再齐读课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⒈初步懂得详写和略写的作用。⒉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⒊课外收集资料交流。教学过程 ㈠初步懂得详写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标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xxk123.com
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说称郑和的船为"宝船"
(要点:一是船大,二是船上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三是船上满载着丝绸、瓷器等货物。)
⒉简单介绍郑和第一次远航所到的国家。
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说说郑和率领的船队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板书:拜见国王、观看宝船、交换特产、互赠礼物)
分组读书,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展开想象,加上动作和^对`话,把这个内容说具体。
⒊航行中也充满了凶险。郑和遇到了哪些危险?又是这样克服的呢?指名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顽强精神来。(指名读、评读)
⒋学到这里,谁能有自己的话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几个层次的意思合并起来说。
同座练习,指名说说。
㈢学习第二段
齐读课文
郑和下西洋意义重大,你从这段文字中看出了哪些重大意义?
(1表示当时我国的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的顽强的探索精神。3、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4、促进了我国月亚非许多国家的友好交往。)
再齐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⒈初步懂得详写和略写的作用。
⒉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⒊课外收集资料交流。
教学过程
㈠初步懂得详写和略写的作用。
郑和一生七次下西洋,课文选择哪一次来详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⑴每次出海的情况大致相同,每次都详写就显得重复罗嗦了,没有必要了。⑵第一次最困难、最难忘,所以详写第一次。⑶集中写一次才能写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㈡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指导:要抓重点段来概括,课文主要写第一次远航的情况。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中心不同,不一定要把远航的意义归纳进去,只要对第一段的各层进行综合即可。
学生同座练习,指名说,评议,再说。
㈢课外收集资料交流。
⒈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方面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大家课前收集了有关指南针、造纸、^***、印刷、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大运河……请这些同学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⒉听了这些介绍,你想和我们的祖先说些什么?
板书:


教后记:

27三借芭蕉扇
教学总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⒉学会本课8个生字,二类生字只识比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
⒊联系课文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更具体、生动。
⒋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在班级举行《西游记》故事会,每天请一名学生讲一个故事,借此使全体学生对《西游记》有一个感性的了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及英勇善战。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文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初步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⒋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 。
最近大家对《西游记》的故事很感兴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其中的一个故事。
板书,齐读。你能针对课题提出哪些问题?
(谁向谁借扇?为什么要借?是怎么样借的?结局如何?……)
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而后检查自学情况。
⒈检查生字词
⑴指名读生字词,齐读。
⑵这些生字让你想到了哪些字?
蕉-瞧 烘-洪哄 诀-决 戒-诫 抹-沫茉
抹mǒ( ) 抹mā( )
⑶交流在阅读中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能理解。
猢狲、变化多端、径自、噙、口诀、息怒、细雨霏霏(要求学生课后查字典解决)
⒉检查读书
⑴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和句子。
⑵分小组轮读,把课文读通顺。
㈢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⒈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三次借芭蕉扇?
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分段:
第一段(1-3)唐僧师徒受阻火焰山,孙悟空边做小虫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借"到芭蕉扇,结果却是把假扇。
第二段(4-6)孙悟空变成牛魔王,二"借"芭蕉扇,牛魔王假扮猪八戒骗回芭蕉扇。
第三段(7)孙悟空大战牛魔王,三"借"芭蕉扇,扇灭火焰继续西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Tag: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前一篇:赤壁之战教案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