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他是怎样征服它的?
(3)他为什么要帮助小洪?
(4)为什么称柏耀平为"海天骄子"?"新一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应当是怎样的?
5、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指导朗读。
四:总结。
1、像柏耀平这样的新一代中国军人你觉得我国需要吗?
2、你想说什么呢?
五:作业 。
1、读下面的词语,把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一起,给剩下的词语找一个近义词。
化为乌有 心潮起伏 灰飞烟灭 翱翔 驰骋 眼花缭乱 波涛汹涌 眺望 精密 闲暇
2、 在"翱翔"、"驰骋"、"跨越"、"征服"、"钻研"、"风采"中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介绍柏耀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仿照课文表现柏耀平的方法,有条理地介绍年最敬佩的一个人。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海天骄子》介绍了柏耀平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成长为既能架机搏击云天,又能指挥现代化战舰劈波斩浪的新一代中国军人。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描述他的呢?
二:学习课文的写法。
1、首先课文通过两个不同的场景的描写让我们感受柏耀平鲜货的人物形象。
2、其次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柏耀平是怎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
3、三是他是怎样帮助战友共同进步的。
三:练习。
1、确定要写的人。
2、选用哪两个事例。
3、列好提纲,动笔写。'
四:习作修改。
1、同位修改,评选好的稿子。
3、 习作欣赏。
板书:
教后记:
16 杂交水稻之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经过,学习他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准备:了解袁隆平的事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板书 16 杂交水稻之父
质疑 "杂交水稻之父"指谁?为什么称他"杂交说稻之父"?
读课文第一小节回答第一个问题。
交流自己了解的袁隆平。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标好小节,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1)读书,纠音。(2)质疑解疑。
3、默读,文章主要写上什么?
三:学习重点段。
1、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读课文二、三自然段。首先明确袁隆平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其次明确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从无人试验过,而且外国專家武断地肯定"此路不通"。但袁隆平坚信有天然杂交水稻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再次袁隆平作出这个决定要有极大的勇气,要有创新精神,更要付出艰辛和心血。
2、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读三、四、五、六段,找出有关的语句,并通过想象去体验和感悟。
学生边说边指导朗读。
3、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读七、八小节,对文中的几个数字算算账,具体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巨大的贡献。
4、指导朗读。
四:总结。
1、为什么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2、为什么本文以"杂交水稻之父"为题?
4、 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板书:
教后记:
习作4 看图作文
教学目标 :
1、 能运用正确方法观察图画,准确把握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2、 口头表达图意,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文章的中心。
3、 围绕中心,展开想象,多方面构思,把文章重点部分写具体,写生动。
4、 主动修改自己的文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图画,围绕中心展开合理想象。
难点: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
课前准备:课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 引导观察。
1、 出示图画揭示课题。
2、 逐图观察,理解图意,想想,这两幅图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 启发想象,组织讨论:
1、 想象一下,以后可能发生几种情况,结果怎样,并想想怎样用一两幅图画下来。
2、 分组讨论:
(1) 小燕子怎么会从巢里掉出来?
(2) 小花猫怎样发现这只燕子,它准备怎样对待这只燕子?
(3) 小朋友怎样做?
3、 指导口述。突出神态、动作、语气。
4、 把自己的想象用一两幅画画下来。
三、 指导表达:
1、 根据自己的画,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再进行想象,先说说,再写下来。
2、 完成初稿。
3、 个人边说边改,小组评改。
4、 在老师指点下,进一步完善。
练习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