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正文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10-15 16:25:48]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696

导读:㈣指导书写。⒈出示:"蕉"、"抹"、"戒"齐读。⒉请学生说说这些字的间架结构有什么特点。⒊师边讲解边示范:"蕉"下面的笔画较多,要写得挤一些。"抹"右边注意上面一横长,下面一横短,不要写成"未"字。"戒"的第一笔不宜写长。⒋学生描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⒉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及英勇善战。⒊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教学过程 ㈠出示第一个讨论题"孙悟空为什么要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⒈自读第一自然段,把^答~`案在书中划出来。⒉自由朗读,想象火焰山的情景,感受铁扇公主的无理和芭蕉扇的厉害。⒊指名读,评议,再读。㈡精读"三借芭蕉扇"的经过。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采用复述、分角色表演、说书等形式来汇报自读的体会。⒉着重指导:一借--结合电视、小说的内容想象孙悟空在铁扇公主肚子里怎样"脚蹬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标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xxk123.com
㈣指导书写。
⒈出示:"蕉"、"抹"、"戒"齐读。
⒉请学生说说这些字的间架结构有什么特点。
⒊师边讲解边示范:"蕉"下面的笔画较多,要写得挤一些。"抹"右边注意上面一横长,下面一横短,不要写成"未"字。"戒"的第一笔不宜写长。
⒋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及英勇善战。
⒊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㈠出示第一个讨论题"孙悟空为什么要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
⒈自读第一自然段,把^答~`案在书中划出来。
⒉自由朗读,想象火焰山的情景,感受铁扇公主的无理和芭蕉扇的厉害。
⒊指名读,评议,再读。
㈡精读"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采用复述、分角色表演、说书等形式来汇报自读的体会。
⒉着重指导:
一借--结合电视、小说的内容想象孙悟空在铁扇公主肚子里怎样"脚蹬头撞"、铁扇公主"满地打滚,大喊饶命"的狼狈相。
二借--感悟孙悟空当时的心情,读出孙悟空暗中试探的语气,同时注意铁扇公主的话,读出她的不辩真伪,毫无察觉、戒备。
三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想象当时"恶战"的激烈场面,感悟孙悟空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神勇善战的性格特点。
㈢指导复述
先指名分开复述,再同座练习连起来复述。
板书:


教后记:

28福尔摩斯的推断△
一.教学目标 :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
3.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福尔摩斯观察细致,聪明机智、思维严密的品质。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师述:在本学期中,老师让同学们阅读了《福尔摩斯探案集》,
1. 你们能说说福尔摩斯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
2. 学生自由说说。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讨论。
3.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 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
5. 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 师出示问题:(1)"我"为什么要对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进行试探?
(2)"我"又是怎么试探的?(3)结果怎样?
2. 生读书,找出问题的^答~`案。
(1)"我心中暗暗想道:'又在吹牛说大话了,他明知我没法证实他的猜测是否正确。'"(让学生读出这句话的语气)
(2)询问职业-----惟恐是圈套,问怎么推断的--------妙极了。
(3)读读福尔摩斯的话,说说你觉得他的是个怎样的人?理由是什么?
(四)朗读体会,讨论升华。
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安排表演。
(五)质疑。
(六)布置作业 :继续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讲一个小故事,写一篇读后感,画几幅福尔摩斯的画像,并作出注释,做读书卡片等。


习作7
教学目标
⒈认真阅读诗歌《给奶奶送阳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⒉读懂"习作要点讨论",了解"改写"可以分为哪几种,明确本次改写的要求。
⒊按照改写要求,将《给奶奶送阳光》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㈠激趣谈话
回忆《少年王勃》、《但愿人长久》,这些课文都是文包诗,这节课我们也像这些课文的作者一样,运用类似的方法来练习习作。
㈡揭示习作内容
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了解"改写"的含义和种类,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内容。
㈢分步导读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⒈"我"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我"是怎么给奶奶送阳光的?结果如何?
⒉诗歌通过这样一件事,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⒊你最喜欢哪些诗句?为什么?
㈣明确改写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点讨论",结合诗歌内容,明确以下两点:一是把握原诗的主要意思和人物,要忠实于原文,保持整体框架不变。"想象"也要依据原文,合乎情理;二是借助想象,补充原诗的空白,如"阳光洒满天地间"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我"是怎样"包"阳光的,奶奶听说"我给您送阳光来了"会怎样。当"我"发现阳光不见之后又会怎样,"我"又是怎样为奶奶"捶背"的,"我"有没有能为奶奶"送"上阳光等等,这些情节和细节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这些内容写具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Tag: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前一篇:赤壁之战教案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